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48619b770bf78a652954c9

论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国防教育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学校国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增强。因此,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必须重视国防教育。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和观念的教育;关于军事科学、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轻武器射击、战术三防、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则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据此,把素质教育分成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及心理素质这五个方面是比较有利于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的。 一、 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现在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学习人数已达2.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最高层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更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非常重要,在全面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一体化、政治多元化发展日趋明显,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是与国家经济、科技、政治等相联系的,全民的国防素质和国防意识如何,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防实力的水平。我国历来重视在全民中进行国防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强调国防教育。如1989年后,在重点高校中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等,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理论水平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现代的高校都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军事训练,让同学们学习军事基础和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并且发扬艰苦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奠基作用。

2、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培养素质性人才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国防教育要紧紧围绕我国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人才综合素质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门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国防素质属于思想政治素质的范畴,也体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通过国防教育,使大学生既能学到军事理论知识,又能认识国防与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既能了解军事斗争的发展变化和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构成的威胁与挑战,又能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符合当今时代的新型素质人才,增强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新情况,因此,国家从宏观上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必须从多方面、多途径入手。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国防教育,正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既是法律赋予高校和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在高等教育中受到更大的重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学生军训及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发展。

新时期高校智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国防教育对于促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军事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并且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军事科学技术成就以及自己所学本专业在军事上的应用情况,促使大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由于军训是综合性教育,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际操作,能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发展智力,提高技能。这无疑对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弥补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有益处。

2、 军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提高。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普遍“娇、骄”二气重,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劳动技能,入校后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人更谈不上主动打扫宿舍、环境卫生。在军训中通过强制性的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参加劳动等方面的锻炼,促使许多学生学到了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观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自立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国防教育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水根·军事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南昌高专学报 2009年第6期(总第85期 2009年12月出版

(2)姚利民·论国防教育在高校人才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年5月 第3卷第二期

(3)侯为群·试论国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东南大学学报 2006年12月第8卷增刊

(4)魏海琴·学校国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黑龙江高校研究 2002年第5期 总第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