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内在逻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议论文的内在逻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830635ff00bed5b9f31d82

制性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致使“夭梅”“病梅”屡见不鲜。没有了人才自然就没有了技术,于是只能眼红地看着别人发明一个又一个专利,挖掘一颗又一颗新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吸纳别人值得借鉴地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

“拿去”主义说来容易,但做起来真有这么简单吗?究竟该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呢?回答只有三个字:创造力。

创造力并非与身俱来,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著名的计算机教授李开复从谷歌“功成身退”后到中国开始新的工作,他把工作经验传授给中国学生,并鼓励他们开创自己的企业。在他看来,只要有勇于创造和改变的决心,就必会做出一番事业,世界也会因你而不同。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只适合活在过去,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发明出新的技术,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就现在的情势而言,大陆与台湾比起美国的确有较大差距,偶尔有些发明也以“山寨”的形式而尴尬收场。然而,美国拿去、中国拿来的模式,表面上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流涌动。中国也在不断努力尝试突破。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周立波创海派清口等,“中国创造”的事物也在逐渐复苏。也许在电子技术和培养人才方面我们有不足,但我相信中国会不断发展。

希望有一天,中国会召开新电子产品的记者招待会,台下的美国人争抢着购买。到那时,我们也释然一笑,喊一声“拿去吧!”

王林点评: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者在材料中读出了“拿去”二字并将其作为文章的论点。开头切题,语言充满张力和吸引力。第2段通过对比点出主题“拿去”;然后在第3段联系现实,指出“拿去”的背后其实是人才的培养;第4段通过设问,进一步点出“拿去”的关键。第5段指出创造力的来源;第6联系现实,指出我们应怎样做;结尾再次点题。本文在结构上表现出了一枝独秀的智慧,这里的“一枝”不是材料的单一,而是在思维上她采用了线型结构,抓住“拿去”这个独门利器直推下去,然后利用材料从多方面展开论述,最终达到“独秀”,“独秀”就是观点上的独树一帜。这种结构形式,对写作水平要求甚高,因此本文在结构及逻辑上都有“软”的表现,应评为“一类下”。

丢一支铅笔而已 闵行区七宝中学 于晓航

年幼的林肯丢掉一支铅笔便认为失去了整个世界,而成年后的他却能将各种挫折看成丢失一支铅笔而泰然处之,是啊,失败挫折算什么?不过是丢了一支铅笔而已。(开头切题,简洁有力)

“丢一支铅笔而已”是通达的智者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面对挫折坦然豁达的心态。“人生似一场感冒,一阵疼一阵热,人人都经历过,不知不觉就过

去了。”若失败挫折被看成丢失几只铅笔或是生一次小感冒便能豁达许多。苏轼受累乌台诗亲,摘迁途中“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句“归去”立刻让千斤重挫折轻若鸿毛,这才是通达的智者看待挫折的方法。反观汉初大才子贾谊,一受挫折便郁郁寡欢,最终英年早逝,后人痛惜其才的同时也不免责其肚量微小。学不会以“丢一支铅笔而已”的心态,纵使有贾谊之才,遇汉文之君仍难以施展宏图,后人实当以此为戒。

“丢一支铅笔而已”是真正强者的自信,是永不言败的决心。能将失败看成“丢失一支铅笔”的心态,必然出自真正强者的自信:“是金子永远会发光的。”他们将失败看淡,甚至看成帮助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因为其心中从没有“失败”二字。乔布斯的逝世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其传奇的一生。这位骄傲的强者面对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面对突如其来的癌症诊断书,他没有用“失败”形容自己,而是当作新的开始。正是这种源于强者内心的自信让其将失败看作“丢铅笔”一般的小事,永不言败的决心使其再造辉煌。对于真正的强者,失败挫折确实只是“丢失一支铅笔而已”。

“失败只是丢了一支铅笔而已”的心态,无论是出于豁达圆通的智者,还是自信不败的强者,他们所做的都是将失败的痛苦无限缩小。由此便可知,当我们因失败而一蹶不振时,失败的痛苦往往被自己无限放大。垓下之围的项王听到四面楚歌,便认为自己已无路可走,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大了的失败最终压垮了这位武夫。我们很多时候恰恰像项羽一样,被自己放大的挫折打败。与其如此,何不将失败看淡如“丢失一支铅笔”呢?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有云:“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天地尚如此,挫折不更像“丢支铅笔”一样转瞬即过。“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自我的坚守执着却可以稳固不变,机遇则也源源不断而来。挫折与失败与自我的执着与坚守相比完全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浅层面上,它们并不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价值追求,明白这一点,为失败痛苦的人也会如《前赤壁赋》中与苏子共舟的“客”一般,止悲而喜而笑了。 是啊!失败算什么,不过是“丢了一支铅笔而已”。

王林点评:这是一篇根据材料而写的作文,作者开头把材料揉碎,快速入题,然后花开两朵:从“通达”和“自信”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到了文章的第4段,又收拢在一起进行论述,得出“无论出于豁达圆通的智者,还是自信不败的强者,他们所做的都是将失败的痛苦无限缩小。”然后第5段再在逻辑上向前推进一步引用苏轼的话进行更深入的论述,最后再次点题作结。这里第4段是关键,如果收拢不住,全文就无法往下推进,就有走题的危险。由此可见,稳定的结构是保证逻辑论证指向论点的保证。文章评为“一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