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83ad078bd63186bdebbc0c

(一)新课导入阶段

教学内容: 对比对外开放前后的祖国变化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多媒体显示:若干对外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变化的图片)引入话题:30年对外开放,30年成就辉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展现出中国的进步、发展和面向世界的自信、从容。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引起思想、情感共鸣

教学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

(二)课堂教学展开阶段

环节一: 列举事实说明日益开放的中国,正大踏步走向世界 教学内容:1.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

学生互动:以4个行政小组为单位,一组接一组任一学生发言,将自己通过课外学习搜集到的相关知识信息进行交流,不得重复,看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些辉煌成就,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议论: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师活动:对学生列举的对外开放成就进行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逐步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凸现。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总结出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

环节二:探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学内容:2.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多媒体显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广州、广东及全国参展的名优产品例举,本校学生参加广交会实习的工作照。)向学生介绍以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代表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介绍本校学生有机会参与广交会服务的情况,让学生谈看法。 学生活动:说一说对广交会的了解情况,有亲身参与过广交会服务的同学谈经历和体会。 教师归纳: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指导学生了解“对外贸易的含义”以及我国作为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多媒体显示: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制造”,廉价的“芭比娃娃”),让学生认识到当“中国制造”的产品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受到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同时,我们付出的资源消耗和低廉劳动力的代价。

学生活动:议论中国出口产品的“物美价廉”问题。

教师归纳:中国的产品以极强的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实现了向贸易大国的转变。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之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出口量巨大却利润率极低是我国出口产品的现状,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其缺乏,是但前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以及资源消耗型增长所带来的外贸优势,毕竟不是我国发展现代化的出路所在。

教学意图:学生能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感知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学会既看利的一面,又看弊的一面,提高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学习“引进来”和“走出去”,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打下伏笔。

环节三:合作探索,讨论交流阶段。

教学内容: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教师活动:(1)由于教材上省略了有关“引近来”的叙述,教师可概括性地说明,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并通过投影讲解其含义、意义:“引进来”就是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引进来”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技术不足,增强经济实力。

(2)利用教材我国对外投资情况的资料和“海尔的国际化之路”,引导学生探讨:一、“走出去”是什么意思?二、“海尔”凭什么走向了世界?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走得出去”? 学生活动:前后位四个学生组成随堂学习小组,合作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和启发,并在作业本上作适当纪录(作为上交作业内容之一)。然后由教师随机选取几个小组的同学在全班发言。

教师活动: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调控学生活动,评价学习表现。

教师归纳:“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它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是关键,质量是生命,只有技术先进,品质一流,重信誉、会管理的企业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教学意图: “引进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只须概括性地引导学生重温学过的知识。“走出去” 教学内容相对容易开展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互学,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主要要设计好学生容易参与的话题,并做好组织管理。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能够感悟到我国为什么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实现认知的提升、知识的运用,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三)本节课总结阶段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师生活动:学生齐读教材中p48本课“引言”;

教师最后总结: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增强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互促进,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 实现强国富国的目标。

教学意图: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阶段 1.阅读教材P50“连线职场”:日益激烈的“反倾销”大战后,查找资料什么是“反倾销”,并列举一至两件2009年中国产品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事件? 2.预习: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有什么风险?

《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经济政治与社会》 2、教学章节:第6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增强风险意识 3、教学内容处理:

在广州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经济全球化已经和千家万户的生活发生着联系,学生也隐约会感觉到经济全球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对这一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经济现象,本节课的教学应既考虑学生的认知实际,又努力体现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详略得当”,简要处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提高防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学生可能会有些困惑,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因此,本堂课应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目标:学生能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三)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例证法,讨论法。 六、教学技术设备 常规教学条件

七、教学流程图 (略)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阶段

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师活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连锁经营、市场上到处可见外来的“洋货”。引出话题:同学能说出在广州市场上的外国品牌商品和中国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商品品牌。 学生活动:展开议论,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的距离。

(二)课堂教学展开阶段

环节一:教学互动,感知经济全球化。 教学内容: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教师活动:指出认识经济全球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无处不在的“洋货”上,还要知道除商品外,劳务、技术、资金等也在满世界“打转”。

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为了互通有无或赚取较大利润(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口本国在资源和成本相对“强势”的商品),所以,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美国IBM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其芯片由台湾生产的,外围设备则是日本生产的,总装在欧洲进行,总设计由美国企业本身承担,最后计算机由IBM公司以IBM品牌在全世界销售;由外资投资或注资在我国生产或经营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如麦当劳、沃尔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