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安全监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立体车库安全监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aea6520b1c59eef8c7b4b0

(5)对于巷道堆垛类停车设备试验工况为任选五个车位完成出入库各3个循环; (6)对于汽车专用升降机类停车设备试验工况为所有层位、自动控制运行、完成1次升降过程;

(7)对于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及水平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试验工况为每层任选三个车位完成出入库动作各1个循环。

E12.4 额定载荷试验

每层任选3个车位,在搬运器上模拟汽车车轮位置按照额定载荷6:4的比例均匀放置集中载荷,完成出入库动作各3个循环,试验结果除了应当符合E12.3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E12.4.1至E12.4.6的要求。

E12.4.1 噪声

操作者耳旁噪声不大于75dB(A) (测量位置:操作台/箱正前方0.5m、距地面1.5m处);车库出入口噪声不大于70 dB(A) (测量位置:车库出入口正前方1m、距地面1.2m处)。

E12.4.2 运行速度

运行速度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偏差范围内(不包括无级变速)。 E12.4.3 单车最大进(出)时间

单车最大进(出)时间误差在设计值的±10%范围内。 E12.4.4 搬运器停位误差

搬运器停位误差符合设计文件和JB/T 10215-2000规定的偏差范围内(只适用于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E12.4.5 平层精度

平层精度符合设计文件、JB/T 10545-2006和JB/T 10475-2004规定的偏差范围内(只适用于平面移动类和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E12.4.6 堆垛机运行停准精度

堆垛机运行停准精度符合设计文件和JB/T 10474-2004规定的偏差范围内(只适用于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注E-8:

(1)额定载荷试验中对于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试验工况为在每个搬运器上都装有额定载荷的工况下,试验次数不少于正、反转各3次;

(2)对于垂直升降类、简易升降类、汽车专用升降机类、升降横移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车位选择同空载试验;

(3)各种载荷试验所选车位一般不得重复。

E12.5 超载试验(不适用于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任选一个车位,在载车板上模拟汽车车轮位置按6:4的比例均匀放置1.1

倍的额定载荷,完成出入库动作各一个循环。试验结果应当符合E12.5.1至E12.5.4的要求。

E12.5.1 主要受力结构件永久变形 主要受力结构件无永久变形和油漆剥落。 E12.5.2 焊缝裂纹 焊缝等未产生裂纹。 E12.5.3 连接处松动 连接处无松动。

E12.5.4 主要零部件损坏 主要零部件无可见裂纹、无损坏。

E12.6 最大偏载试验(适用于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运行中的设备所达中心垂直剖面一侧的2/3搬运器上装载额定载荷(对于小型设备应当均装载额定载荷),另一侧各搬运器上均无载荷时的工况为最大偏载。试验次数不少于正、反转各3次。试验结果应当符合E12.6.1和E12.6.2的要求。

E12.6.1 运转情况

试验中,运转正常,各机构工作平稳,无异常声响。 E12.6.2 停位情况 停位准确。

E12.7 连续运行试验

任选3个车位,在载车板上模拟汽车车轮位置按6:4的比例均匀放置0.8倍的额定载荷,完成出入库动作各100个循环。试验结果应当符合E12.7.1至E12.7.4的要求。

E12.7.1 运转情况

样机工作正常,未出现因样机故障造成的停机。 E12.7.2 结构件、部件

结构件无损坏和松动现象,各部件无损坏现象。 E12.7.3 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动作正常,定位正确。 E12.7.4 连接处

连接处未出现松动与损坏。

注E-9:连续运行试验中对于汽车专用升降机类停车设备车位选择为所有层位。

E13 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E13.1 制动器

E13.1.1 制动器(不含制动电机) E13.1.1.1 闭合性能和释放性能

在设计文件和标准规定的制动弹簧工作力以及电源电压范围内,操作制动器5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闭合和释放动作。制动器闭合和释放应当灵活,无卡滞现象。

E13.1.1.2 静态制动力矩

按照JB/T6406-2006中6.3.2中的砝码法进行静制动力矩试验。制动器静态制动力矩不得小于额定值。

E13.1.1.3 动态制动力矩

动态制动力矩应当在惯性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方法按照JB/T6406-2006中6.3.3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制动器在额定制动状态和标准规定的制动初转速以及单次制动功条件下,测量每次制动过程中平均动态制动力矩值。每次测得的平均制动力矩值均不得小于0.9倍的额定制动力矩值。

E13.1.1.4 推动器的推力试验

将推动器垂直放置在试验台架上,按照额定电压给推动器连续通电运行4h以上,使推动器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后,分别按照以下要求调整电源的电压及其施加载荷,通电运行推动器,观察推起行程:

(1)推动器电源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推动1.25倍的额定载荷; (2)推动器电源在额定频率和85%额定电压下,推动额定载荷。 在相应的电源条件下,推动器应当能够将相应载荷推起至额定行程。 E13.1.1.5 推动器的工作行程

将制动器两侧制动瓦退距调整在额定值,断续操作制动器,并且测量推动器的工作行程。试验后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推动器的工作行程不大于推动器额定行程的75%;

(2)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推动器的工作行程不大于推动器额定行程的85%。

E13.1.1.6 推动器动作性能试验

将推动器安装在常闭鼓式或者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上,推动器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源频率、60%负载持续率和额定制动弹簧工作力下,按照最大操作频率连续操作推动器30min以上。试验后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最大操作频率符合设计文件或者相应标准规定值; (2)每个动作循环过程中推杆的运动不得有卡滞、爬行现象。 E13.1.1.7 推动器密封性能试验

推动器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源频率、60%负载持续率和额定载荷下,连续运行4h以上,使推动器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推动器外壳以及任何密封处不得渗漏油。

E13.1.1.8 推动器电动机的绝缘电阻

在冷态下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冷态下不小于20MΩ。

E13.1.1.9 电磁铁的绝缘电阻

在冷态下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冷态下不小于5MΩ。

E13.1.1.10 电磁铁线圈绕组耐压试验

使用耐压试验仪,在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施加标准或者设计(设计有更高要求时)规定的电压保持1min以上。电磁铁线圈绕组应能够承受耐压试验,试验部位无击穿和闪络现象,电磁铁能够正常工作。

E13.1.1.11 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制动器在额定制动块退距下工作时,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应符合如下规定: (1)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75%;

(2)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80%。

E13.1.1.12 液压缸密封性能试验

在1.25倍额定工作油压下,制动按规定工作制连续进行48小时闭合释放试验、制动器的任何密封处、泵站部件间及管路密封应无渗漏油和异常现象。

E13.1.1.13 可靠性试验

将制动器安装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制动器在额定制动状态下,按照设计规定的工作制连续运行30万次。当制动器出现以下任一故障时,应当终止试验。

(1)推动器电动机损坏、推动器任何一种零件失效、外壳及任何密封处渗漏油、推杆运动卡滞和爬行等;

(2)电磁铁线圈绕组烧废,电磁铁通电后不动作;

(3)改为制动弹簧断裂或者塑性变形量达到了弹簧工作变形量的10%以上; (4)传动构件出现严重变形;

(5)主要摆动铰点出现严重磨损,并且磨损造成的制动衬垫的两侧退距之和小于额定退距的20%。

E13.1.2 制动电机

E13.1.2.1 冷态直流电阻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