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西方经济学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b5e01c10a6f524ccbf8561

第十章

2、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更觉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盖过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雇佣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 (4)企业投资支出2000亿元。 (5)企业支付给工人工资3000亿元。

(6)企业支出的银行利息和政府支出的税收共500亿元。 (7)今年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 (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 (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答:不计入:(5)(6)(10),7700亿元。

6、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与GDP的关系式什么?为什么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包括四个基本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与GDP密切相关。所以,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参见教材P256-257。 第十一章

3、用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解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答: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中,技术进步最为重要。而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知识的进展,而科技的发展史只是进展中的主要方面。

11、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法存在争论,他们为什么支持或反对最低工资法?

答:最低工资法之利:保证稳定的收入,从而保证消费支出,有利于GDP的增长。不利之处:(1)较高的最低工资及在攀比效应的作用下容易造成通货膨胀,(2)造成结构性失业。 12、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其利弊,是用事业保障制度来说明这一观点。

答: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从宏观经济目标为衡量标准,其利为:保证社会消费支出,有利于稳定GDP增长。其弊为:1)延缓再就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增长;2)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失业保障,削弱了投资资金来源,不利于经济增长。

5

第十二章

10、为什么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由什么决定?

答:长期中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使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不再存在,而由于理性决策,错觉消除,所以LAS线垂直,与物价水平无关。LAS线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线,它取决于制度、资源与技术。 12、用总需求—总供给图说明经济中由于总需求不是引起的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种情况下如何情况下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用图形说明?答:详见教材P297。此时需增加总需求以实际充分就业均衡。

13、一个经济原来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现在人们广泛预期未来物价水平会上升,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也同意提高工资。在长期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对短期总供给会有什么影响?对宏观经济均衡有什么影响?用图形说明这种影响。

答:详见教材P298。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新均衡的GDP小于充分就业的GDP,存在失业,所决定的物价水平高于原来,存在通货膨胀。

1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答:参见教材P299。 第十三章

2、经济学家认为刺激消费的作用相当有限。从消费函数理论来看,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对。增加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收入,收入增加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增长潜力,因此,应该以刺激投资为主。 10、有两种说法:个人增加消费可以增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促成经济繁荣;个人增加储蓄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促成经济繁荣。你认为这两种说法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答:不矛盾,两种说法分别站在短期和长期的不同角度。从短期看,增加消费增加GDP,但影响投资积累从而可能影响长期经济发展。从短期看,增加储蓄会减少总需求从而减少GDP,但从长期看会推动投资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

11、假设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0亿元,储蓄为40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乘数。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如果在实际GDP为25000亿元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总支出增加2000亿元,会使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答:a=5。实际GDP增加10000亿元。没有增加。 第十四章

14、如果外资进入,投资增加,IS曲线会如何变动?用IS—LM模型说明这对利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答:IS向右平移,利率与实际GDP均上升。参见教材P339 。

6

15、如果中央英航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减少,这对LM曲线有什么影响?用IS—LM模型说明这对利率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答:LM向左平移,利率与实际GDP均下降 。参见教材P340 。 第十五章

6、经济学家说通货膨胀是政府向公众变相征收的税收,并称之为“通货膨胀税”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两种情况: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如: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税收扭曲、固定收入者受损等。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正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首先,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9、当考虑到预期时,有两种关于预期概念:适应性预期合理性预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预期,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理解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的垂线。

适应性预期:货币主义者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他们根据适应性预期,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这也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预期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的假设之下,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12、外部冲击如何引起经济周期?以生物工程的突破来说明这一点。 答:参见教材P370。

7

第十六章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4、为什么仅仅有自动稳定器是不好的?还要运用积极地财政政策?

答: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什么?其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什么?政策工具是什么?

答: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改变货币量→改变利率→改变投资→改变总需求(从而改变GDP)。最终目标:改变总需求。中间目标:利率。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

10、什么损失反馈规则?神恶魔是固定规则?两者的分歧实质是什么?

答:反馈规则:政策行为要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制定相应的稳定经济的政策。固定规则:经济政策不取决于经济状况,无论经济进入衰退还是繁荣,经济政策都不会改变。两者分歧的实质: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第十七章

3、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正确,但比较传统。要素禀赋说强调的是各国自然资源赋予的差异。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各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具体来说,劳动力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因为各自都是出口自己生产要素价格低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要素价格高的产品,其结果对双方都有利。根据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是:1)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优化。各国按自己的资源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这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由于资源配置的改善,同样的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就会增加世界各国的福利。2)产品价格的均等化。各国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其结果使各种产品在各国的水平相等,而且是最低的价格水平。3)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通过国际贸易,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均等化。在进行贸易之前,同种要素在各国的价格不同,这正是进行贸易的原因。通过各国之间的贸易,某种要素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这类物品出口,需求增加,价格提高,生产要素价格也提高。某种要素价格低的国家进口这类物品,其要素价格必然下降,各国产品流动的结果就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5、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保护幼稚产业或战略性行业?为什么?

答:应该。根据贸易保护理论中的幼稚产业论和战略保护论。参见教材P403-404。

6、在开发经济中,由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与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对于红挂经济均衡有什么不同影响?

答:国内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内总需求减少,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出口的增加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出口的减少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