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意义及目的专题研究(台湾课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育的本质意义及目的专题研究(台湾课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2a88707fd5360cba1adb88

生理想。教育的崇高理想,須以社會理想與人生理想為差眼點,期能適應社會遠景的要求和大同趨向的要求。

基於上述教育目的之三要件,教育目的有其層次:適應社會的要求為切近的目標,適時勢的要求為中程的目的,具有遠大的理想為終極。

就我國三民主義的教育而言,其宗旨即以民生為中心,教育的普遍措施,在於充實各個人生活的內容,以達成人格發展,社會進步的要求,正適合我國社會的需要,即為切近的目標;其次,為達成社會國家的建設,教育應本建國的理想,謀求民族的獨立自由,社會的安定進步與國家的富強康樂,即為中程的目的,最後教育理想以臻於世界大同的最後目的為旨趣,正是世界的趨勢與文化的導向,即為終極的目的。

就德國文化主義的教育而言,其教育目的要配合文化的發展,無非是適應社會的要求和適應時勢的要求,即指切近的目標,在於文化繁殖;中程的目的在於人格的成長和發;至於最後的目的,在於覺星個人,使之具有自動追求理想價值的意志,無非是指具有遠大的理想,即指絡極的目的,在於文儘的存續和創造。

從教育目的層次性所析解的三種目的,並非截然劃分的孫立屬性,而是動態貫穿的系統關聯。文化教育學集大成的思想家斯普蘭格的文化陶冶觀,力主文化的傳遞與繁殖,人格的培育與發展,精神的喚醒與分娩,是不能單獨分離的,而須透過陶冶過程,循序漸進來完成的。基此,在文化教育的過程,兒童必須先主觀的得到深切而上進的經驗,然後才能從經驗裡面學得適當的文化品質,諸如知識、技能、理想、態度、習慣、欣賞等等,使他「能」且「願」的過一種理想類基的文化生活。等到獲得這些文化品質之後,他才能由內在發展的動

力,再進一步的獲得遠大的目標,也就是在社會文化的有價值內容裡,得到充分完善而具有自動追求理想的意志。這個意志,即合於文化陶冶的終極目的。

我國三民主義的教育目的,雖也分為切近、中程和終極三個層次,但它前後銜接地構成一貫的完整目的論,兼顧到個人的發展,國家建設,社會進步,世界文明的昌達與人類達福的獲。這種的教育目的論,實為世界教育史上最完美、最健全的理想教育目的說,它員通個人、社會、國家、世界,綜合「自然發展」「社會效率」「文化陶冶」諸說,融貫成一個既精深又博大的教育目的論。

一、就決定教育目的條件來說,理想的教育目的,應符合實質條件與

形式條件。二者缺一,不足為理想的教育目的。

1. 理想教育目的的實質條件:理想教育目的,應合乎教育歷程的規準,使教育活動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合認知性

(cognitiveness)與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為此,一個理想的教育目的,在實質上應依下列的條件訂定:

(1) 要符合教育的本質:文化繁殖的歷程和文化創造的活動。

(2) 要符合教育的生長:充分且和諧的發展個體的潛能,包括欲求、情意、理性 和神性。

(3) 要符合教育的理想:美滿人類共同生活的要求。

(4) 要符合教育的任務:充實生活內容,解決目前的問題,負起歷史的使命。

(5) 要符合教育的功用:經由培育,文化傳遞與繁殖,以及喚醒與分娩的作用,

達成創造宇宙繼起的文化生命。

2. 理想教育目的的形式條件:教育目的的產生與變更是基於社會情勢的時代需要,有其特殊性的目的,也有其一些般性的目的;從動態的觀點來看,教育目的有其層次性。為此,一個理想的教育目的,在形式上應合乎下列的教育客觀條件:

(1) 特殊的目的應統屬於一般的目的。

(2) 切近的目應連續於較遼遠的目的。

(3) 根據當前的現實的情況,預定具體的計劃。

(4) 建立在不同的形態與價值上,而發生不同的效果。

(5) 在相對中求其絕對,以合乎多元、多面的人生之需求。

理想教育目的之建構:基於教育目的主觀的實質條件與客觀的形式條件,確定理健全的教育目的,正如建造房子一樣,計劃的製定,是要依照主人的心意,而此種計劃的訂定,須視地基的大小,經濟的能力,所選的圖樣及材料等情況來決定。基此,建構理想的教育目的,應客觀衡量其主客觀的條件,才不致使這種理想目的流於空幻,宛如空中樓閣,虛無飄渺,捉摸不定。就文化主義的教育而言,理想的教育目的,可以說是文化陶冶的終極目的;也就是文化陶冶的理想,它表之於其實質方面的條件,是在覺醒個人,表之於形式方面的條件,在於主觀與客觀的關聯,綜合起來表之於自動的追求理想的價值,使

受教者能夠圓發展,期能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綜合以上的論述,可知「完整的教育目的論,應顧到稟賦發展,環境適應與理想實現,而其最後目的則在人生的價值化,也就是人生價值的發揚。所謂價值的人生,則為普遍永恆圓滿順利的人生。故理想教育之目的,即在〝發展稟賦,適應環境,實現理想,以發揚人生價值〞」。

六、對立的教育目的與統整

由中國教育目的的演變與西洋教育目的的發展,可以發現,古今中外的教育目的不但多,而且各種目的之間甚至有彼此對立,相互矛盾的情況。這是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文化因素的影響,社會需要的改變,以及學者專家的意見各異,有以致之。在諸多矛盾與對立的教育目的中,爭議最多,影響最廣,且長期難以解決的,有個人本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