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定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5年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定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7b90e7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f

例8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凸现矛盾——激活旧知——解决矛盾——专项练习”的线索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发现困难、克服困难,主动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计算0.28×0.28,按整数乘法算出28×28的得数784后,教材先设疑“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怎么办,”让学生发现“784”只有三位,现在要点出四位小数,突出“位数不够”的矛盾,并激活已有经验,运用“在前面补0”的办法解决矛盾。从而理解教材的提醒“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1的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绎法则——出现矛盾——示范方法——变式扩展——专项练习”的步骤展开。例题的算式1.5?0.75是小数除以小数,按照例10教学的算法,应该转化成除数是75的除法。先让学生观察并讨论:除数是几位小数,被除数呢,如果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要把0.75乘几,把1.5也乘100,它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几位,怎样移,再让学生接着把题做完,初步掌握计算这类题目的方法。“茄子”卡通提出问题“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学生注意到被除数是一位小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会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一个0。但是,他们还不会在除法竖式上规范地操作。为此,我们可以示范在被除数末尾先添上0,再移动小数点的做法。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成了整数,这时的小数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可以不写出来。教学一定要细致地展示在除法竖式上处理

小数点的过程,整理出转化的步骤,便于学生有条理地操作。“试一

试”6?2.4计算整数除以小数,是例题的变式。表面上似乎有点特殊,其实转化并不难。在去掉除数2.4的小数点的同时,被除数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也就是6乘10是60。如果让学生说说例题和“试一试”中转化的体会,把例10和例11的知识综合起来,就是比较完整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5题,都是转化除法算式的专项练习。“练一练”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都比除数少,

转化后都是整十或整百数除以整数。第5题则包括了转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或不同的,有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多或少的,把各种情况编排成题组,方便比较,也方便总结,有利于学生正确计算小数除法。

例9求积的近似数,在编写上有三个特点:一是3.18×1.6的笔算已经完成,只留下把积保留两位小数的任务,避免教学精力过多用于笔算乘法,冲淡求积的近似数这个主题;二是在竖式上,积的千分位上的数套了红色、加了虚线框,帮助学生回忆和应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三是要求学生在得数的横线上写出结果,并填写答句,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这些编写特点,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再组织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思考,帮助他们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小数乘法笔算的同时,教材也注意了估算。练习十二第3题,先估计58.5×5.2的得数,再笔算出积。人们一般把小数乘法看作比较接近的整数乘法进行估算,这道题可以看成60×5,估计的得数“大约是300”,与笔算的积304.2相符,表明估计和笔算都是正确的。像这样先估计、再笔算,用估算验证笔算,是十分好的思考,应提倡用于其他习题的解答。

例12要求把40?60的商保留两位小数。除法的商是一位一位地得出的,学生通常会一边除一边想“除到什么时候就可以求近似数了,”联系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经验,在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三位时,不再继续除就可以取商的近似数了。这道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因为竖式上将会重复出现余“40”和商“6”,可以推断商是无限小数,而且小数部分的每一位上都是“6”。如果学生能够看出这些内容,当然很好。如果没有看出这些,教学不要在循环小数上过多逗留。这里主要突出“一般算出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的商,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有些实际问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答案会很不合理。如,例13中300元钱买单价45元的足球,尽管300?45的商接近7,但最多只能买6个。又

如,“练一练”中,每个油壶装油3千克,用这样的壶装40千克油,虽然40?3?13.3,但至少要14个壶才能装完。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曾经少量出现过,由于学生那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只是初步接触,透彻理解这些问题的合理答案还有困难。现在编排例13再认这些问题的解答,效果会好得多。教材没有教学“进一法”“去尾法”等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更没有出现这些方法的名称,只是联系现实的事情,让学生凭已有的生活常识或经验,理解问题的特殊性,找到比较恰当的答案。教学要注意这一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例14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既教学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也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

简便计算。例题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用图画表示一块长方形地里种了茄子和辣椒的情境。茄子地长6.5米、宽3.8米;辣椒地长3.5米、宽3.8米。要求列综合算式求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在图画直观的作用下,有些学生会采用“茄子地面积+辣椒地面积=长方形地面积”的方法;有些学生会采用“长方形地的长×宽=面积”的思路。两个算式都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式子。教材指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很干脆地把旧知识引进新情境,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迁移。所以,上面前一个算式应该先算两个乘法;后一个算式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两个算式可以组成等式,这个等式表明“整数的乘法分配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练一练”第1题要求“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落实了运算顺序的知识技能训练。第2题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学如果先让学生具体说说每道题应用什么运算律、怎样简便运算,对运算律的体验会更加深刻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练习十四里对于简便运算的教学要求是:如果题目规定“用简便方法计算”,给出的算式都具有简便运算的条件,学生必须利用运算律,采用简便算法(如第3题);如果题目是“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运算简便”,给出的算式

不一定都具有简便运算的条件,对于不能简便运算的式子应按运算顺序计算,对于能简便运算的式子应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如第7题)。前一种题能加强简便与运算有关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运算律的理解及其应用。后一种题能提升运算能力,因为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利用简便运算的条件,是一种能力。

练习十四第6题,把整数的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扩展到小数减法和小数除法,也可以用来简便运算。学生在整数范围内,已经较充分地体验了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已经能应用于具体的简便运算之中,现在把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扩展到小数减法和除法,应该不存在多大困难。

教学注意点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部分内容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与小数相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至此小数的四则计算学习基本完成。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一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知识基础,只是计算时多了小数点的处理这一新问题,因而这部分的学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易错点

1.小数除法时被除数和除数要扩大相同的位数。

2.商的小数点与新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余数的小数点与原来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两部分。全单元安排两道例题,具体编排见下表:

例1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