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必修一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单元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民版 必修一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单元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855bb1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d

必修一专题七练习

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2019年10月15日,她主持议会开幕大典并宣读政府为其准备的演讲稿,这已经是她第65次发表议会演讲了。这说明,英国国王

A. 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B. 控制议会立法权 C. 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D. 重获最高行政权

2、1816年,美国联邦政府依照国会法案建立合众国银行,抢了各州立银行的业务。不久,马里兰州议会通过一项税法,向设在该州的合众国分行征税。最后,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并推翻了马里兰州的征税法案。该事件表明,此时美国

A各州丧失了征税权 B.联邦宪法的权威下降 C.联邦制得到了巩固D.最高法院是权力中心

3、1875年1月30日,法国瓦隆修正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共和国”一词勉强挤进了宪法条文之中。184年8月14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修正“政府的共和政体”。这表明法国( )

A. 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B. 政治改革退出了历史舞台 C. 分权制衡原则遭破坏

D. 各派政治观点趋于一致

4、关于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场政治阴谋。可见,他们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光荣革命”( )

A. 是否保留君主B. 新国王地位是否具有合法性 C. 是否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D. 是否带来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

5、1787年美国宪法原文中并没有使用“奴隶”或“奴隶制”这样的词,凡是涉及奴隶的地方,宪法使用“所有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现在某些州存在这样的人口”。但是,宪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条款”“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这些条款( )

A. 旨在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C. 说明宪法条文的倾向性

B. 宣扬了美国优先的思想 D. 默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6、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者,也有人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 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C. 走向代议制发展模式

B. 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D. 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7、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订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取代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

A. 总统取得超越议会之上的权力

B. 三权分立体制受到了破坏

C. 国家干预政策得到了一致认可D. 分权制衡机制的自我调整

8、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C.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

B. 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 D. 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9、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

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利的限制

10、据统计,1866年至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涉及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自由裁决权的条款共计110条,其中1933年前有32条,1933年后达到78条。这反映出美国( )

A. 制衡总统机制逐步健全B. 总统取得了部分立法权 C. 总统的行政权渐趋扩大

D. 三权分立体制受到冲击

11、德意志帝国以普鲁士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宪法规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D. 容克和将军享有特权

12、某学者评价美国宪法:“1787 年制宪会议所制定的崇高根本法仍然是美国的宪法,但它有名无实。宪法的形式是一个经过精心调整的、理想的平衡政体,但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随着行政首脑的活跃,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而成为替代靠群众会议来治理国家的万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 )

A. 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C. 行政权逐渐超越了立法权

B. 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 D. 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的保障

13、17-19世纪欧美各国革命,在思想、政治、军事上直接给欧洲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4、如图所示是1810~1812年间英、德、法、美四国机器棉纺业中拥有的纱锭数量的对比示意图。下列对图中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

A. 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 美国民主制没能推动经济发展

C. 法国共和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德国的分裂严重影响了工业化

15、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

A. 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C. 威权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B. 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D. 王权中立消解了阶级冲突

16、如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

A.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C. 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B. 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 D. 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

17、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任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18、“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 德意志在19世纪完成统一 C. 欧洲国家联盟的创建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19、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是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政体B. 社会主义联邦政体C. 联邦共和政体 D. 君主专制政体 20、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市镇代表;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表。这一现象( )

A. 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B. 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C. 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D. 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21、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接任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的办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 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 C. 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

B. 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D. 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

22、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决定宰相政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