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提纲附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细胞生物学提纲附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9065e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9

的现象。

13. 内膜系统形成的意义

使细胞的结构复杂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膜表面;使细胞的功能活动区域化,生化反应互不干扰,提高细胞的代谢活动效率;使得各细胞器间以及细胞器与胞质间相互依存、高度协调的进行各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及生命活动。 14. 内膜系统中各种细胞器的标志酶 内质网标志酶: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复合体标志酶:糖基转移酶 溶酶体标志酶: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标志酶:过氧化氢酶

细胞的信号转导:

1. 细胞间相互通讯方式

A. 细胞间隙连接(By Gap Junction)

B. 细胞直接接触(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 C. 化学通讯(By Secreted Signal Molecule) 2. 信号分子分类及比较

第一信使: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实现信号传递。

第二信使:起信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如cAMP、cGMP、IP3、DAG、Ca2+。 3. 受体分类

以受体药理学的效应特性分类:

①神经递质(或调质)受体;②激素受体;③药物受体;④毒素受体;⑤免疫因子受体;⑥神经因子受体等

以激动剂为主的分类方法:

①乙酰胆碱受体:M1, M2, M3, N1, N2;②肾上腺素受体: β1, β2, α1, α2;③多巴胺受体;④阿片肽受体 4. 信号转导概念

当外界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细胞通过某种机制\了解\到外界环境中信号分子的存在,并将外界信号(第一信使)转换为细胞能\感知\的信号(第二信使),从而使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由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使的过程叫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 5. 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一、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信号的机制(小分子的甾类激素、甲状腺素、维甲酸和维生素 D等)

二、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转导信号的通路(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 6.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皮质酮、黄体酮甲状腺素、维生素D、 维甲酸和雌激素 结合结合核内 进入细胞核受体 胞质受体

暴露受体与基因DNA暴露配体与核内

配体与胞质受体复合物调节序列结合的部位受体复合物

进入细胞核

与基因调节序列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 7.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

G蛋白使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偶联起来,使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的信号即cAMP第二信使。

8. cAMP信号通路的组成及过程

细胞外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通过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而引起细胞反应。

9.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功能

通过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代谢产生两个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使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