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习题库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习题库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a7502ccfc789eb172dc8ab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习题库

第1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 D、古利克

2.下列物品中不是准公共物品的是( ) C、国防

3.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形成是以两本教科书为标志的,它们是( ) B、《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

4.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提出的 A、孟德斯鸠

5.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 C、《公共管理战略》

6.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政治---行政二分法和 (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7. 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 ) B.消费的非排他性

8. 关于公共行政研究的两种价值取向是宪政主义和( ) B.管理主义

9.标志着西方行政学产生的代表作品是( ) C 《行政学研究》

10.( )最早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 B . 威尔逊

二、多项选择

1.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

A、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B、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C、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D、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E、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2.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完成的 B、魏劳毕 D、怀特 E、费富纳

3.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

A、X理论时期 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科学管理时期

三、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答: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它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在于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政治与行政

答: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自是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公共物品

答: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4.行政国家

答: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现象。

5.行政管理学

答: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四、简述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述客观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威尔逊等人则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并进行了理论创造的著名代表。

同时,学科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演变有如下情形:由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研究,到政治与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静态的研究到动态的研究;由以事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由法规的研究到行为的研究;由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的效率观;由单科的研究到科际的研究等。

发展趋势表现为:(1)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 (3)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

3.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学的联系。

答:公共管理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一,二者的联系。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它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方面,仍然坚持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第二,两者的基本区别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在于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行政更加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公共管理理论吸取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从“理性人”的假设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与交易成本分析理论中获得政府公共部门应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确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

1

效的依据;从私营管理中吸取管理的具体方法,提出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也应引进市场与竞争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推行服务承诺制、决策与执行分开等方法。因此,公共管理的出现给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公共行政获得了实现其目标的新手段,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公共行政的自我发展。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的一个理论派别或分支学派。因此,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目前中国流行的做法是使用中文的“公共管理”,但英文是用“Public Administration”;或者有人根本不再提“公共行政”这个词,一律改用“公共管理”,认为“公共行政”是传统说法,只有“公共管理”才是现代的和时髦的。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错误,不利于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更不利于改革实践的发展。

4.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

答: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 (3)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4)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进程

五、论述题

1.入世后,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试论述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意义与产生缘由;并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理论研究与行政实务上的发展情形。 答:(1)指出西方国家行政学创立时期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2)分析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对建立独立的行政学学科的意义; (3)分析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行政学对该理论的批评和否定; (5)新公共管理理论关于决策与执行分离的理论主张;

(6)在行政实务上,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行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 (7)联系我国的实际,说明我国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意义。

3. 西方公共行政学经历了产生、分化、整合的发展过程,有学者将公共行政学解释为管理的、政治的和法律的途径;有人提出了“公共管理范式”,认为现在已经发展到用公共管理来代替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时代。请你分析说明如下问题:

(1)当前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范式”提出了哪些观点? (2)如何分析评价“公共管理范式”的观点?

(3)请你正确阐述行政学从产生、分化到整合的发展变化过程? 答:(一)(1)“公共管理范式”(Public Management Paradigm)论认为,现在是公共管理的时代,是公共管理代替了公共行政的时代。 (2)认为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出现了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政策分析范式和公共管理范式或管理主义三种范式;该观点所指的范式转换也就是公共政策分析范式代替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管理范式代替公共政策分析范式,现在已经是公共管理范式的时代。 (二)分析评价“公共管理范式”的观点:“公共管理范式”是无法成立的。 (1)该观点混淆了范式转换与一门科学最初范式形成的区别。公共政策从公共行政学中分离出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并不是范式的转换,而是公共政策这一新范式的形成与产生。公共政策范式并没有代替公共行政学范式。

(2)该观点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之中。它一方面强调范式转换。范式转换意味着必须是第二种理论代替第一种理论;但另一方面它又强调“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分庭抗礼”,否认了范式转换与代替。同时,在一个科学共同体、一个学科内部并不可能同时存在着多个并列的范式,就是在常规科学出现反常和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思辨性的、模糊的理论,尽管它们之中有的将成为新范式的一部分,但还不能把它们称之为范式。范式,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以及仪器设备在内都必须获得公认

(3)公共管理作为范式并未成熟、更未获得学科公认,只不过是公共行政学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学派。因此,借用“范式转换”这一中介来说明公共行政学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的发展轨迹、说明或强调“公共管理范式”兴起,这不符合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客观事实。“公共管理范式”论谬误的实质就是在抛弃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同时又不能用一个公认的新范式来代替它,这实际上就是抛弃了公共行政学学科本身。 (三)行政学从产生、分化到整合的发展变化过程: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公共行政学自产生后100多年以来,经历了许多重大发展阶段、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但构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背景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没有变、共同体信念没有变。各种概念、理论与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这个核心。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公共行政学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学和行为科学公共行政学两个发展阶段。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上,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概念、理论、方法与研究模型,但公共行政研究根植于领导艺术、经济效率与政党关系等方面;以管理学为其理论基础,科学管理在公共行政学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公务员的专长也受高度重视。以效率、效益为导向的技术视野是这两个阶段上公共行政的标志;相反,平等与公正的问题在公共行政学理论中没有受到重视。这两个阶段所不同的是传统公共行政学(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着重从制度、体制的构架与研究上寻求提高公共行政效率的途径。所以,威尔逊、泰勒、法约尔、韦伯、古立克、厄威克等着重研究的是公共行政的组织结构与原则,以及分工、层级节制体系、法令规章及工作标准,把专业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公共行政之中,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理的原理;总结概括出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理;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强调公共行政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行为科学公共行政学(Behaviorism Public Administration)着重从人和组织行为对效率的影响上寻求提高公共行政效率的途径。所以,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波齐曼、凯特尔、普雷斯曼、韦达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公共政策分析与执行学派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分析公共行政行为及其活动,使公共行政研究从体制结构的研究转向了公共行政行为的研究、将公共行政所关注的问题由体制结构转移到了公共项目(public program)及其产生的结果(consequence)上。

以经济和效率为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导致了各种社会危机、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民权运动高涨。政策科学和公共行合在一起,以塔尔科特?柏森斯、卡斯特、罗森茨韦克、高斯、雷格斯等为代表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整个公共行政活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寻公共行政的解决途径和公共行政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谋求公共行政与其环境之间及公共行政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以保证公共行政的高效能、高效率。这种研究强调公共行政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与生态观念,使公共行政学发展到系统权变公共行政学时期。60年代后期,以弗雷德里克森(Frederickson)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认为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是社会公平(social equity),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将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该遵循的目标。

70年代出现和兴起的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和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成为了公共行政中的主流学派。为了适应公共行政部门对政策执行和政策管理的要求,以普雷斯曼(Jeffrey L. Pressman)和韦达夫斯基(Aaron Wildavsky)为主要代表,谋求政策科学、政策分析与公共行政的结合,使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转而重点研究政策执行和公共项目(Public Programs),而不再重点研究机构(Institution)。正如凯特尔(Donald F. Kettl)所说,政策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结构与过程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上。

当代公共行政学,从科学知识的发展来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公共行政,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明显趋势,导致了公共行政学多元式的综合(merger of pluralism)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强调各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互补,运用各学科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来解释与解决公共行政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些不同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在同一公共行政学范式下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自我调整。例如罗森布卢牧(Rosenbloom, David)提出公共行政就是运用管理的、政治的 、和法律的方法来履行对整个社会及各个部分进行规则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4. 论述治理理论对行政管理学的影响。 答:(1)治理理论的内容、代表人物。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信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容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失去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政体系;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便捷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全力以来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2)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3)治理理论对行政管理学的具体影响:对学科体系的影响、对学科研究内容的影响、对研究方法的影响、对行政职能的影响、对实施行政方式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

1.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据新华社北京2008年9月13日电,近期,甘肃等地陆续报告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截止9月12日,各地向卫生部报告泌尿系统结石病患儿432例;而且,患儿病例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还将扩大。经查明,导致这些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鹿牌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2

【问题】请你针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事件,按照紧急、重要性提出处理的步骤与具体措施。

答:处理步骤与具体措施是:一是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二是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三是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由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验检查,对不合格奶粉立即实施下架。四是尽快查明婴幼儿奶粉污染原因,组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五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六是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2.在我国的一些省、市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计划中,都重点提出了要改善政务环境的问题。调查发现,44%的民营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在职能部门跑关系、忙公关、耗费精力;60%的企业家反映曾因为有关职能部门效率低、办事拖拉、程序繁杂而丧失发展新项目的机遇;36%的企业家表示经常遇到有关部门的不合理收费;62%的民营企业家反映税费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因素,远远超过其他因素的比例。多数受访企业认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近两年的服务质量、态度和效率有一定好转,而办事程序过于繁杂导致低效、收费项目过多、服务意识较欠缺。民企希望,政府多为民企办实事,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提高民企的政治地位;消除对民企的歧视,多给民企信息,有好的项目应让民企参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要降低企业不必要的营运成本。建立政府收费“一本通”制度,规范对民营企业的收费行为,制定具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收费标准。 【问题】(1)根据调查结果的显示,发展民营经济关键要改善的政务环境是什么? (2)为发展民营经济,应如何改善政务环境? 答:(1)关键是要规范政府的收费行为,制定具有权威性、全局性、合法的的收费标准和制度。

(2)简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方便民营企业获得审批项目;规范对民营企业的税费制度;建立人民和民营企业满意的指标,让民众参与政府的绩效评估,一次改善政府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从制度上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营造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第2章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作用的是( )。 D、市委为其公务员分配住房

2.在下面所列举的行政职能中,属于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的是( )D 决策职能

3.市场的缺陷以及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B、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4.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 A 行政职能逐渐扩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强政府”的观点的( )

C、公共利益与政府特殊利益的冲突使得政府既可能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造成经济衰退

6.早期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 B 政治职能

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C 泰罗

8.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D、政府职能

9.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A、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0.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 A、非赢利性

11.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 C.转变政府职能

12.亚当·斯密等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干预( )的政府。 A.最少

13.国家职能是( )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统一。 B.政治统治

二、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

答: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行政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行政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三、简述题

1.简述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系。 答:(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项职能。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决策、组织、协调、控制职能。

2.简述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答:前资本主义时期包括奴隶制、封建制时期。奴隶制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对被统治的奴隶阶级的专政。这时期国家行政职能的重点在于政治统治,通过强化政治职能,采取残暴的统治方式来维持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生存和发展经济职能方面则十分微弱.其他的社会管理职能也甚少。

与奴隶制国家相比.封建制国家经济职能的内容稍有增加。这时期国家为/巩固封建主的统治、增加国家税收,往往由国家出面管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务,比如组织修建道路桥梁,实行专营买卖等。与此同时,国家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某些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当然,封建制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还是很微弱的,其职能的重点仍在于政治统治,通过强化政治职能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3.简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另方面,奉行“政府要好,管事要少”的信条,依靠“无形的手”(市场)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干预较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这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始破产,昔日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已残缺不全,劳资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则有所削弱。

4.简述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答:这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始破产,昔日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已残缺不全,劳资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则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过去那种依靠“无形的手”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做法已远远不够了。这时期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集中到了少数垄断组织中,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5.简述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

答: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和1: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政府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如政府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来达到平衡,通过吸收工人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等。另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经济职能,并以此作为行政职能的重点。这时期,政府奉行“尽

3

可能一市场,必要时一国家”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无形的手”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强调利用“有形的手”(政府)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创造条件和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在逐步地扩大。

6.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主要是:

第一,职能重心的转变。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解放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以致发生了“文革”的动乱,使我国国民经济面于崩溃的边缘。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号召。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职能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的同时也进行了职能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问题是不同的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问题。我国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等官僚主义现象,都是与政府职能关系不清, “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以及没有管好该管的事的。因此,分清职能、理顺关系、划分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这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企关系、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转变。(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企业下放.政企分开。第一,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即通过承包制、股份制、生产经营责任利等方式,调整所有别形式.使所有权的经营权分离,把生产经营权卜放结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第二,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音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第三,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3)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对政府各部门进行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亡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的弊端。

四、论述题

1.结合中国国情,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意义。

答: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职能是机构设贵和机构改革的重要依据。只有分清职能和明确职能,才有可能据此对原有机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革。一般来说,未承担政府职能的机构该撤,职能交叉者合并,职能不清音调整。而承担重要职能的机构则必须增设、扩大和加强。过去,常把机构改革仅看成机构的撤销、合并、调整等,似乎数量减少了,机构改革的目的就达到了,因而往往追求“精简机构”、“缩减编制”的表层目标,忽视了以转变职能为基础的原则。由于只裁并机构,不转变职能.过不了多久,行使原来职能的机构又以老名目或新名义恢复,这是导致机构局而复始,故态复萌.甚至出现机构恶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党的十三太强调指出:“为了避免重走过去‘棺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

2. 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 答:阐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 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具体作用和缺陷; 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具体职能: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市场秩序地维护者; 阐述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

1.政府再造运动就是当代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政府行政改革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要,并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变换,特别是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 【问题】(1)请你分析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2)请你分析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答:(1)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从只强调社会公众对行政权力的服从,发展到在强调社会公众对行政权力服务的同时还强调行政权力的行使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从过去更多地强调“特殊集团”的意志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公共行政活动以行政主体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归;从强调公共行政对维护统治的工具性到强调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从强调公共行政活动对上级负责到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 (2)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说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第二,说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与角色。

2.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中,一方面,如果社会自主性缺失,可能造成社会的虚弱,也可能造成社会对政府的依赖,从而使社会最终失去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权威不足,则可能使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出一种愈益明显的分散化的倾向,其结果是造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与困难,甚至造成多民族国家的分裂。 【问题】请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评价上述观点,并论述政府与社会关系。 答:(1)分析政府职能的理论。(2)分析政府与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辨证统一的关系;建设强社会、强政府的公共管理运作模式。

3.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 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请你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说明一律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否是超越政府职能?(2)在本案例中,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政府应该管的是什么? 答:(1)阐述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2)一律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不符合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方向的;(3)在这个问题过程中,政府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流通的管理与规范,特别是烟花爆竹生产质量标准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可能造成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减少危害。

4. 案例: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 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 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问题】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答:温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为”与“无为”,很好地反映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表现出来的几大特点,即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第3章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行政组织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描述是( ) C.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

2.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 C.行为科学时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