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简答与论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简答与论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f7342989eb172dec63b7c9

一、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二、社会的功能

(1)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

(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社会也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社会还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导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手段进行;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进行。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 三、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民族亚文化,它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2)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3)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从发展变迁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间题具体分析。新兴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在开始时常常并不是主文化,而仅是一种亚文化,但由于它有发展前途,往往最终上升为主文化。因此,仅凭主文化、亚文化的地位并不能判断其性质,只能根据它们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来对其做出判断。

四、主文化与反文化

这是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的区分。也有学者认为,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一般说来,在这里,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例如,本世纪60至70年代,在西方社会青年人中兴起的一种“嬉皮士”运动,就是一种否定当时西方主导价值观的一种反文化。当然,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否定有发展前途的优秀文化的反文化,当然是有害于社会的。反之,如果反文化所反对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那么它就是有益于社会的文化。例如,我国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旧礼教,所提倡的是科学、民主,这种反文化是有进步意义的。 五、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3)发展社会化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5)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六、社会化的主体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一)家庭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校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在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已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三)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 (四)工作单位

当一个人结束自已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走入社会,在工作单位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

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五)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它在向人们宣传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着人们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 七、 社会互动的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 (2)社会互动的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3)社会互动的广度。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社会互动的频度。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 八、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详见课本P149 —154) 九、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从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所做的区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分是相对的。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区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角色区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有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之别。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