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简答与论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简答与论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0f7342989eb172dec63b7c9

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十、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按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将群体区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次级群体,又称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3)内群体与外群体。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可以区分出内群体和外群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甚至处于对立的地位。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按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将群体区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所属群体,也称隶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了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空间等方面。参照群体并非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而是指某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这些成员通过参照群体来认知、评价所属群体,并由此影响到对其所属群体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削弱或者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血缘群体是指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地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业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趣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 十一、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十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初级群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正功能与负功能两种方面分析初级群体的功能 。 (一)初级群体的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也即产生“负功能”

(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十三、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详见课本P218—221)

正式结构一般表现为结构图,并将组织的规章制度载入各种手册和正式文件之中。现代社会中组织正式结构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类型包括:

(1)直线职能制结构形式。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这种结构职权分明,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素质。实际上,这种结构的指挥与管理职能基本上由厂长自己执行,它比较适于小型组织的管理。

(2)矩阵式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一个矩阵。这种结构能够比较好地把集权与分权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充分发挥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同时,这种结构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它也有相应的缺点。

(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其特点是把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和地区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各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

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此种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较大、市场条件变化也较快的企业。

十四、社区——新农村建设(详见课本P240—241) 十五、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1)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实在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规范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

(2)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虚拟社区的生存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会对实在社区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到实在社区的发展。

(3)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虚拟社区在社区成员某些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上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但在满足高层次需求方面,如自我发展与完善、获得信息与自我实现等方面,虚拟社区则有着实在社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十六、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详见课本P282—285) (1)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对西方分层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源头之一当属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创立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个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之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誉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也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作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一群人在商品市场上或劳务市场上拥有相同机会,而此种机会又仅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物品或收入,就可以说,他们构成了一个阶级。

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方式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褒扬到贬低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

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韦伯认为,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合法权力的主要源泉并非所有权,而是科层组织管理部门中的各种管理职位。

在三个标准之间关系问题上,韦伯坚持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以相互转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必须将它们加以严格区分。即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外,虽然在理论上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情势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势常常把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至于在给定的社会情势下,哪一个属性作用最突出,即如何确定分层中轴的问题,韦伯认为,这完全取决于经验事实。

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虽然理论名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一些基本特点都可以溯源于韦伯分层模式。这些特点主要是:第一,采用多元分层标准。第二,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第三,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2)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是开创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另一个先驱,他用以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也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帕累托的精英概念是在人之天生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地位是凝固不变的。稳定僵化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创新、竞争和变革基础上的动态性工业社会,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精英分子总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上向流动,而非精英分子则不得不向下流动。凭着这种流动,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得以维持和稳定。因而,社会系统稳定与否,不在于是否存在不平等的分层结构,而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

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十分明显。首先,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地位决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