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吉首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0fe4cb3186bceb19e8bbed

图书文献建设 学校将切实加强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在增加学校图书文献资料总数达到220万册的同时,为每个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支撑学科配备学科专业资料室。

加强文献资源的硬件建设,加快现代化设备引进的步伐。利用省部共建项目,校内设备购置资金的倾斜投入,年保证百余万的设备经费投入,力争在建设期间逐步增加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实现文献资源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扩大馆舍面积,将部分多余的教室,改建成电子阅览室,在建设期间,力争电子阅览座位达3百余个。增加数字资源的访问渠道与途径,提高数字资源的用户数。

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根据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先和重点保证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文献的传递快、共享高、方便用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将数字资源的购置经费逐年增加,在建设期间,应占总的文献购置经费的50%。实现拥有50个TB的本地镜像;远程访问GTB级的数字资源的规模,逐步购买如SCI等高水平的外文数据库。

优化各类型的文献资源的结构,提高文献的适用性。在加大图书文献资料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管理体制,促进校馆与各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提高文献的适用性;转换文献建设的观念,变“拥有”为“使用”;加强文献传递的力度与范围,在建设期间,采取共建共享、购买使用权、服务付费等灵活的资源建设方式,有效地提高我校的文献覆盖面和保障率。

实验设备建设 建设期间学校将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新建及改造实验室,继续对学校实验室及实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共享率。到建设期结束时,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0 m2以上。实验设备平均每年投入1200万元,计划到2015年设备价值达25000万元。

学科平台建设 学校将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学科平台,完善学科平台建设管理制度,整合全校资源,为博士点授权建设学科和支撑学科配备必须的公用资源,创造良好的学科环境,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挖掘科研创造力。

学校继续加大学科平台建设投入,切实加强沈从文研究中心、黄永玉博物馆、宋祖英歌唱艺术研究基地、里耶秦简研究所和土家语苗语研究中心为主的民族地

方资源和文化遗产研究平台的建设,使其成为博士点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学校还将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力争为每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建成不少于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每个支撑学科建成至少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整合现有基地资源,力争建设以民族问题研究为主体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管理方面,建立博士点建设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群的统一管理和协调的体制及运行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综合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