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闻的写作方法及技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10fcf1ba0d4a7303763a00

[键入文字]

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

25

[键入文字]

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3. 公文 3.1.

公文写作基本功

公文写作基本功

公文是非常重要的文字材料。它是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实施领导的重要工具;是交流信

26

[键入文字]

息、联系上下左右、按照统一目标运转的重要手段;是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也是教育群众、规范人们行为和重要准绳。这“四个重要”说明公文写作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技巧问题,而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它上联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联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中联各级领导的决策水平和工作作风。精心制作公文,既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也是党和政府赋予文秘人员的光荣使命。

公文读起来很平凡,又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好象很容易定,其实大为不然。作为代组织立言,公文有自己独特的语体风格,写作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没有点基本功夫,是撰写不出好公文的。一篇好的公文,大体上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一、把握全局,把握公文的方向性 二、脚踏实地,突出公文的目的性

撰写公文通常有两条最基本的要求:“上要着天,下要着地”。着天就是知上晓上;着地就是

立足现实。公文重在实用,鲜明的实用性是公文首要和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撰写公文虽然也要看一些二手材料,以获得综合性的认识,但着力点必须放在立足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上。实践证明,撰写公文,特别是撰写具有战略指导性的公文,不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没有切身感受,在认识上就缺乏深度,在思想上就缺乏新度。相反,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文件,就会使人耳目一新,思想升华,产生深刻影响和强大威力。

只有在立足现实上狠下功夫,把自己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大脑全部调动起来,掌握丰富的第一材料,“集群思,广众益”,才能产生好文件,提出新思路,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怎样才能立足现实,取得最佳效果呢?应把握信三个要点: 第一,立足现实,首要的是熟悉现实。 第二,立足现实,必须洞察现实。 第三,立足现实,还要升华现实。 三、魂系于文,深蕴公文的思想性

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是公文的重要功能之一。领导机关制发的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公文,不仅要传达政策意图,告诉人们怎样做,而且还要说明道理,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统一干部和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引发和启示领导的决策思路,拓宽领导的视野,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因此,思想性可以说是公文的精髓。精髓不存,公文无魂;精髓所在,片言万代。诸葛亮的《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最根本的是它深蕴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在于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的精辟思想;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

27

[键入文字]

通报》之所以载入史册,主要不只在于它通报了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胜利战果,而是它通过阐述情况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由此可见,思想性是公文的灵魂和血脉。没有思想性,公文就必然缺乏生命力。

四、眉清目秀,注重公文的严谨性 五、心正笔直,确保公文的准确性 六、言约意明,体现公文的简洁性 七、视角独特,拓展公文的创造性 八、内外一体,构建公文的科学性。

3.2.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

一、计划的写作

计划是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要做的工作从目标、任务、要求到措施预先作出设计安 排的事务性文书。

(一)计划的种类

从性质、内容、时间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种类的计划。从形式分有以下三种:文件式计划, 分目标、要求、措施、步骤等环节,写作严谨具体,内容重大并有一定篇幅;条文式计划, 以列出任务为主,较少涉及措施、步骤等;表格式计划,通常用于项目较多又具共性的内容 ,有时辅之适当文字说明,使计划简洁明了。

计划是个统称,像规划、纲要、设想、打算、要点、方案、意见、安排等都是根据计划目标 远近、时间长短、内容详略等差异而确定的名称。

规划 是一种时间跨度长(三年以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划。例: 《××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纲要 和规划相同,它们都是各级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 对某个地区或某 一事项作出长远部署。不同的是纲要比规划更为原则和概括,一般只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 纲领式要求和指导性措施。例:《××市2000年经济发展纲要》。 设想 是一种粗线条的、初步的、预备性的非正式计划。相对来讲,其适用 时限较长。例:《××市拓展就业安置门路的设想》。 打算 也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相对设想,它的 内容范围不大且考虑近期要做的。例《××学校争创文明校园的打算》。 要点 是将计划的主要内容择要摘编,使之简明突出,它适用于时间相对较 短的计划。例:《××局19××年工作要点》。

方案 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有很强可操作性 的计划。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