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4c0244336c1eb91a375d43

他文化的同化有联系。这一切对于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成为中国三大流域的文字。汉族居住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使各方言区的人能够顺利交流,这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的汉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古今语音有很大变化,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也使它在历史传承中超越语言的历史音变,这样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意义重大。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如《越人歌》《白狼歌》《蒙古秘史》,及用汉字记录的许多少数民族古地名、人名等,是珍贵的民族语言材料,对古代某些民族语言、民族史实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汉语语言的民族借用汉字作为自己的书写形式或仿照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对汉族文化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8、朝、日、越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什么?

答: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起初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片假名;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平假名。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了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越南创造了字喃,字喃一部分借用汉字,一部分是使用汉字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新造的字。

9、汉语文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答:汉民族创造了在东方地区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汉字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周边国家通过学习汉字汉语而使自己文化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东至日本。在汉字传入这几个国家之前,他们都没有创造自己的官方文字,汉字传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他们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日、朝、越都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尽管这三个国家的语言不同,但长达一千多年的汉字、汉语借用,必然对其文化精神、思想方式、道德观念、文学艺术趣味、风俗习尚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东方文化的许多共同特点。 10、什么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的两种表现?

答: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主要表现在语言运用中的趋吉避凶和对姓名的避讳。1)趋吉避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习惯,而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汉语同音字很多,因此人们往往利用同音字进行谐音取义,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愿。在利用谐音构成吉利的同时,人们也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禁忌。禁忌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禁忌产生于原始民族对于一种超自然力的崇信。

65

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汉语有大量同义词,同音词,汉字字形可拆合,避讳之风能这么长时间地存在,与汉字汉语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 11、“避讳”的含义?

答: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汉语有大量同义词,同音词,汉字字形可拆合,避讳之风能这么长时间地存在,与汉字汉语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 12、避讳的方式有哪些?

答: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缺笔避讳即将讳字的最后一两个笔画省略,这种方式大概始于唐代。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13、对语言崇拜的看法?

答: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形成了许多的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与人更好地交往。 14、名实之争?

答: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面对当大夫专权,政出家门,礼崩乐坏的局面,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正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来重建旧礼制。其“正名”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来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由于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刻影响,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名”问题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国人对“名”、“实”的思考并没有像西方人关于词与物的讨论那样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而是始终关注语言的政治伦理作用和社会实践作用。 15、在语言和实际关系的约定俗成理论及其提出者?

答: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名无故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16、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66

答:①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语言修辞的关注。古人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礼记?表记》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君子耻有其辞而无其德。”《易传?乾卦》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我国方言歧异,要取得好的传达效果,首先就是要使用共同语。②书面交际的需要又使中国人特别重视对书面语的文字的规范。③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分寸。④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追求言词质朴的主张。⑤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汉赋和魏晋骈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学极大丰富,对修辞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对汉语表现力的不断挖掘是重要的因素。但对形式美的追求,有时以牺牲内容为代价,就不可取了。 17、对文字崇拜的评价?

答:第一,崇拜的发生是因文字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文字被神秘化,从而产生文字崇拜,随着文化的普及,文字崇拜现象会逐渐消失。第二,文字崇拜表明文字具有巨大社会功能。第三,文字崇拜是与迷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的普及,文字崇拜的现象也要逐步消失。第四,文字崇拜反映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是原始人力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表现。 18、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文字规范行为?

答:①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交际符号,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实际的情况可能像《荀子》的记载那样,因为仓颉对文字有一定研究,对文字有整理统一之功,便于世人应用,因此青史留名。②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它是一本教学童识字的课本,是必须要讲求规范的。这本书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③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各自为政,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为了使统一后的文字得以推广,秦始皇在巡游所到之处用标准的小篆刻石纪功,还用小篆书写大量诏版,随权、量等器物颁发各地。文字的统一工作也使书面语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这对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④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但是,《说文解字》所收字形为小篆,与当时使用的隶书字形和后代的楷书字形有差距,因此,《说文解字》以后的文字规范工作并没有停息。⑤东汉以后用刊刻石经的办法。如《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⑥唐朝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⑦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大力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普通话;针对汉字汉字繁难对文化普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成功的开展了简化字运动,并不断针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工作。普通话和简化字的大力推行,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

67

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19、秦汉的“书同文”及其意义?

答: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各自为政,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为了使统一后的文字得以推广,秦始皇在巡游所到之处用标准的小篆刻石纪功,还用小篆书写大量诏版,随权、量等器物颁发各地。文字的统一工作也使书面语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这对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20、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包括哪几项内容?

答: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对初学者来说,难记、难认,因此识字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采取的是集中识字的办法,即在儿童入学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两千个左右的汉字,这样学童可以较快地进行经典阅读,较早进行传统伦理思想教育。适应集中识字的需要,我国早期的儿童教材主要是字书一类的读物。写字教育。传统语文教学中,识字教育和写字教育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识字课上学的字并不要求马上会写,写字课另有一套系统。当初学写字者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再让他们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的学习,这样的写字教育是非常符合初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属对训练的字数由少到多,先是一个字,再是多个字,直到成句。作文训练。它是与大量的阅读结合在一起的。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经术为诱饵,笼络知识分子,学校教育就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阅读材料,这为以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内容打下了基础。 21、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的特点?

答: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2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其作用?

答: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皆被采作儿童教材。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四字一句,《三字经》是三字一句,三本书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因此三本书出现后都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可分割的识字教材“三、百、千”。这套集中识字教材在中国传统识字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影响直到今天。 23、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答:古人很重视写文章。在先秦两汉时期书面语和口语是一致的,流传下来的诸子百家之书,大量是诸子演讲、论辩的实录。两汉以下,书面语和口语产生了距离,但阅读和作文教育都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