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秦海池管理心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衡水二中秦海池管理心语-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9e8db2284ac850ad024269

制度升华文化

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管人重在管心。教育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是精神的创造。学校管理更要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我认为,制度治校,不能过于强调外显的行为控制,不能过于强求机械的统一要求,不能过于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那样只能带来人们的抵触情绪,形成阳奉阴违、工作消极、做表面文章的“颓废文化”。当制度内化为所有师生的日常习惯, “物”的尺度变成师生 “心”的尺度时,学校管理会变得从容、自然、文明,犹入化境,游刃有余。在二中,我们让制度去关照心灵世界,让制度内化为二中人的自觉行动,并转化成二中人的心理习惯,努力将制度升华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二中人由衷体会到制度是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而不会感到制度的束缚;领导做工作率先垂范,出了问题“首当其冲”,让二中人切身体会到“二中没有特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评优评模、晋级晋职、奖惩得失,先有量化细则,根据自己表现“对号入座”,“一把尺量到底”,二中人不会遭遇不公,真正体现“付出就有回报”;“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自觉捍卫制度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切为了学校的利益,二中人感到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说,制度只能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而文化则可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制度是“纲”,纲举目张;文化是“魂”,魂归魄生。制度升华为文化,由“规定哪些不能做”变为“倡导哪些应该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渐渐地二中制度便升华为二中文化,凝聚成二中精神,并熔铸在二中魂魄里,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 制度携手人文

“用钢铁般的纪律治厂,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陈育新希望集团的管理方针很好地诠释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人性”之间的完美结合。制度治校,严格执行制度,这本无可厚非。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人性”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缺乏人文关怀的刚性制度很可能给教职工带来“伤害”,伤害他们的工作热情。制度的刚性之剑必须在人文关怀之水中淬火,二者有机融合,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才是管理的理想局面。也正由于此,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制度治校”作为我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制度治校”成为了我校的立校之本、治校之基。

制度的刚性不容损害,我们一方面强调保持制度的权威性,一方面注重对教工的人文关怀。我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二中的每一个管理者,学会正确舞动“制度”与“人文”的双色飘带,注

意工作程序的透明化,必须争取大多数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与支持。对违反学校制度的教工,要交流在先,惩处在后。在惩罚处理时,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不搞“不教而诛”,全盘否定,做到就事论事,“不连坐”,“不翻后账”,消除他们的心理症结。我要求每一个管理者注重对教师的“多维评价”,勿以“一眚掩大德”,多留意教师的优点与进步,注意呵护教师的自尊心与工作热情,让他们时刻感到来自学校的理解与尊重,时刻保持激昂的工作状态。

“以人为本”与“制度治校”二者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如同并行的双轨,使学校驶入了学校发展的快车道,又仿佛张开的双翼,助力二中迅速腾飞。我想,正是我校很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全体教师才享受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学校才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制度为岸,二中的航船破浪起航,跨过暗礁,渡过浅滩,驶向成功彼岸。制度捍卫公平,制度聚拢人心,制度形成力量,制度升华文化,制度“携手”人文,让制度成为保障学校发展的力量,二中一路前行,渐行渐远……

人文化成 锤炼素质

——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生本”篇

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

孔子有言:“天地之性,惟人为贵。”《管子》揭示:“霸王所始,以人为本。本安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就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人安邦治世的思想源泉。当代教育人,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这里出发,继承这些传承久远、日久弥新的精神基因,秉承“生本”理念,努力改进学生管理方式,对学生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作为一名校长,我时刻注意让自己的管理“向生命处用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真正关爱学生。

我始终认为,教育最实在,教育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我们必须先给学生“面包”,再给学生“水仙花”。教育工作可以不新奇,但必须扎实;教育工作可以不抢眼,但必须有效。返璞归真,教育必须使学生茁壮地成长,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人文。

这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到处充满挑战的时代。“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养不成健全的性格,就没有茁壮的成长;不能到理想的学府继续深造,学不到必需的知识与能力,“学生的终身发展”就变得遥不可及。因此,最切实际的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发展的本领。把孩子们扔进“狼群”,让孩子们具备良好的抗挫能力、适应能力,这就是教育“苛酷的柔情”。

二中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基础的学生,他们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给孩子们“把好脉”、“对症下药”,孩子们都能煅造成钢,打造成才。把“平凡的孩子接进来,优秀的人才送出去”,这是我们最成功的教育,也是我们对万千孩子最大的人文关怀。“向孩子们生命处用心”,关爱孩子身心健康,磨炼孩子坚强意志,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养成孩子良好习惯,树立孩子必胜信念,我们让学生管理工作时刻“以生为本”。 关爱孩子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了。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本应处于精力旺盛、身强体壮的最佳阶段,但是肥胖、孱弱、萎靡等词汇却不离他们的左右,健康正在慢慢地远离这些本该健康的孩子。教育者的人本良知,让我们对这些“受伤”的孩子们无法释怀。

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是我们一直都关注并研究的教育课题。如何让孩子更健康?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革命的本钱”?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阳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首先,身体素质是基础。我们通过加强学生餐厅管理,做好孩子健康的“后勤部长”。为了给学生们增加营养,学校通过增加饭菜品种、调整饭菜口味,做到粗粮细粮科学搭配、蔬菜水果合理配比,提供孩子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夯实物质基础。其次,运动锻炼是要素。我们为学生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强健学生体魄。每日两次跑操运动,跑程为1600米,每周两节体育课,学校安排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趣味运动、打篮球、踢足球、跳绳、踢毽子、做体操等,既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又提升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再次,心理健康是核心。学校以主题班会为主阵地,通过宣讲伟人事迹、制作视频、编排情景剧等丰富的形式,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的咨询,让学生远离阴暗,走进阳光。 磨炼孩子坚强意志

现在的青少年,被称作“生活在蜜罐里的一代”,被看作是“娇骄两气的一代”。而未来的他们,要挑起民族强盛的重任,完成开拓创新的使命。

要担当重任,现在的青少年有必要经受大熔炉的历练,有必要经受搏击风雨的洗礼。正缘于此,我们特别注重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其中,“跑操”就是我们给学生的一堂必修课。我们组织学生每天早晨5:45准时跑操,日复一日地坚持,让学生在看似简单的跑操中去经受磨炼。此外,我们还在每天上午大课间组织学生跑操。上操,必须准点守时;站立,必须笔直挺拔;动作,必须干净利落;步伐,必须协调一致;口号,必须撼天动地。看似轻而易举,却是很难做到;看似枯燥乏味,却是博大精深;看似没有个性,实则锤炼品质。这样的跑操,我们让学生学会了慵懒中的奋起、风雨中的坚强、集体中的适应。每一次跑操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礼,三年的跑操锻造了学生们坚韧顽强的品质、迎难而上的勇气、坚持到底的毅力,送给了学生们一笔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由于此,二中毕业生纷纷在学校网站留言板中写道:感谢母校让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得以成长。 塑造孩子美好心灵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美典雅的教育教学环境,启迪心智的励志标语,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超越永无止境”的二中精神,激情燃烧的成长乐园,这些良好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为此,我们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区、文化版块,都给学生以启迪,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君子有九思”(《论语》),“九思路”要学生“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史记》),“经纬路”要学生“经纬天下,经邦纬国,经文纬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景行路”要学生“见贤思齐,尊崇高德”;“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敦化路”要学生“修身养德,以德树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弘毅楼”要学生“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礼记》),“格致楼”要学生“追求和皈依?科学精神?”;“学也者,知之盛者也”(《吕氏春秋》),高三“知盛楼”要高三学子“知识与能力高标准要求”;“知行合一”(王守明),“知行楼”要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中庸》),“知远楼”要学生“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勤耕楼”,领导办公“勤耕不辍”,学生更应如此;“思源堂”,要学生“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铭园”,要学生“铭心立报,永矣无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