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cdce7202768e9951e738c4

荣做出贡献,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适龄青年都要依照兵役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报名参军或参加民兵组织。

二.基本要求——识记:1.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危害国家安全,都应负法律责任。2.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必须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2.列举实例,表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是无上光荣的活动:1.收集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事例,交流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2.参加拥军优属活动,并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教学内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基本要求——识记:我国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理解:1.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活动:通过走访、参观、模拟法庭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一.教学内容: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

二.基本要求——识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 l.列举实例,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2.列举事例,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3列举事例,说明公民要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活动:结合个人生活中的实例,从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对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进行讨论。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寿光羊口中学 王建新

[授课人简介]王建新,中共党员,于95年7月毕业于昌潍师专政治系。现任羊口中学副校长,寿光市的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曾在寿光市组织的“课堂教学创新年”活动中提供样板课。教学论文多次获奖。

课题: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夫妻之间有实行计划生育和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关系中的法定义务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理解: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运用:收集现实生活当中的有关事例,谈谈对公民在家庭关系中履行义务的认识。

2、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法律知识观察、辨别家庭关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间处处有真情,从而增强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这一问题最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重要内容,家庭内部的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教学难点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注意问题 1、本框讲授重点是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对于权利让学生了解即可。所以,

对于权利的教学让学生新闻记者教材就行。

2、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以课本基础知识为载体,重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提高学生认识能

力和思想觉悟。

4、本框内容涉及到家庭中人与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以

情激发学生,感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5、法律知识掌握与道德品质教育要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歌曲《家和万事兴》引出如下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家和?”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对“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的教学 1、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教材内容。

2、教师播放小品,学生思考问题:小品中的夫妻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为什

么? 3、教师播放录相,学生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你知道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吗?

你能写出一则关于计划生育方面的公益广告吗? 关于“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的教学 1、案例分析,学生读材料,判断“丈夫是否付给已残疾妻子生活费?为什么?” 2、教师展示正机材料《爱,长明的灯塔》,与案例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谈感

受。

关于“父母要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教学

1、教师展示流浪街头的孩子的图片,请学生分析,这些孩子成为“野孩子”与

家庭有没有关系?我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这些孩子?

2、教师展示刘思影自焚后的图片,请学生讨论,刘思影的妈妈尽到了自己的义

务吗?为什么?你能对痴迷“法轮功”的妈妈们说些什么?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材料,学生判断,如果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参加劳

动,父母是否还要继续履行抚养的义务?

关于“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的教学 1、教师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请学生思考本歌曲反映的主题。 2、让学生谈自己的父母在赡养扶助老人方面有哪些典型的事例。 3、教师展示《真情如金》的材料,让学生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

课堂总结: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

老年人

计划生育

夫 互相抚养 妻 成年人

未成年子女

自 己 我们的行动:1、学生讨论,作为仍未成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2、学生齐读誓言。

课堂结尾:教师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

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图

新课导入(利用音乐,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利用小品、录像直观形象) 2、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正、反材料的运用,形成鲜明对比,说服力强)

3、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义务 课堂主体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提高认识,培养能力) (读读想想议议点点) 4、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利用音乐,感染力强,提高觉悟)

课堂总结(展示知识结构图表,直观系统地理解把握知识)

思想升华(谈行动,读誓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结束教学(首尾呼应,余味无穷)

链接网站:

政治教学资源中心:http://www.qxedu.com/zhengzhi.htm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http://www.zz6789.com/smallclass.asp?classid=6&Nclassid=70

杭州市采荷中学卢亚苹提供

200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