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ebdf94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5

(3)示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4)示例:我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将两者联系起来,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愉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愠“在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忠”“信”“传”“焉”等字的翻译。

(3)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句中的提取即可。

(4)首先要理解好文句的大意。最好用现代汉语先翻译出来,并联系自己的亲身实际谈体会。一定要谈感悟最深印象最深的一章,这样写出来才深刻,也有话可说。 故答案为:⑴通“悦”,愉快;生气;以……为乐;坚定;

⑵①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②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⑶示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⑷示例:我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将两者联系起来,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概括作答即可;

⑷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的表达,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 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柱把作者的在该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一遍。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①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③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

【注释】①捐:抛弃,舍弃。②哓(xiāo):吵嚷,争吵。此指进谗言。③谮:诬陷,中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多信人之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不如捐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以子获为不止一马/屠惧,投以骨 D.卒献之/生卒年月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3)文中共有周厉王、芮伯、荣夷公三个主要人物,请分别概括其中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 (1)B

(2)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3)①周厉王:贪婪而昏庸。②芮伯:忠诚却愚蠢。③荣夷公:贪婪而狠毒。 【解析】【分析】(1)A.信:相信∕诚信;B.如:比得上∕比得上;C.以:认为∕把;D.卒:终于∕死。故选B。

(2)这句话意思是: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根据句子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3)文中共有周厉王、芮伯、荣夷公三个主要人物,找出与三人各自相关的描写分析作答。从“王欲无厌”“多信人之言”“怒逐芮伯”可以看出周厉王的贪婪昏庸;从芮伯不听忠告献马给周厉王最终获罪一事可以看出芮伯忠诚但不听劝告;从荣夷公向芮伯索要马匹不得而诬陷芮伯可以看出他的贪婪狠毒。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B

⑵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⑶ ①周厉王:贪婪而昏庸。②芮伯:忠诚却愚蠢。③荣夷公:贪婪而狠毒。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对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和相关事例的理解和分析,注意文中抒情和议论语句的理解概括。 【参考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统帅军队讨伐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不知满足,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因班师归来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作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答案】 (1)诫(告诫、劝勉);致(达到);险(轻薄) (2)①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②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B

【解析】【分析】(1)①戒子书:劝诫儿子的书信。戒,劝诫,告诫。②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③险躁则不能治性: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险,轻薄。

(2)本题注意:①无以,没有办法。广,增长。才,才干。成,达成。②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复,又。何,怎么。及,来得及。

(3)结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在书信后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故B错误,选B。

故答案为:⑴① 诫(告诫、劝勉) ;② 致(达到) ;③ 险(轻薄) ⑵ ①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②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⑶ 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3.课外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