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步兵师沿革简要(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步兵师沿革简要(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fe9ea70029bd64783e2c37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65师的番号出现在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2师改称,该师组建于1948年12月,以吉林军区和原合江军区各1个独立团为基础成立整训第2师,师机关由合江军区前方指挥部和吉林军区部分干部组成。1949年3月,东北军区第165师划归第四野战军直属。1949年5

月165师归湖北军区建制,8月,该师又调给12兵团兼湖南军区,11月兼组郴州军分区。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三个165师组建于1969年12月,归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建制。以55军所属部队调拨部分建制单位和干部战士,加上军区从海南军区、41军、42军调拨的一部分干部战士,在广东龙川组建一新师,1970年1月,该师授予陆军第165师番号,下辖步兵第493、494、495团和炮兵团。该师成立后参加过牛田洋生产,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有2个单位和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

予荣誉称号。1985年10月,165师撤消番号和建制。

步兵第166师

1948年11月,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4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6师,隶属东北军区。该师前身是1945年底,由通化、柳河、清原3个朝鲜族中队和集安、桓仁两个朝鲜族大队,正式合编为朝鲜义勇军南满第1支队。1946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该支队易名为李红光支队,19日,在通化市降重举行成立大会。该支队成立后,即在通化一带担任保卫地方和剿匪任务,支队兵力5000余人,主要在南满进行游击战争。 1948年4月,李红光支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4师,下辖3个团,归辽东军区建制。这个师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是朝鲜族,是东北野战军中三个朝鲜师之一,战斗力强。1949年7月,东北军区步兵第166师撤消番号,全师10620人奉命进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整编为人民军第

6师,参加朝鲜战争。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66师组建于1951年3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5师改编而成。其最早的前身是1946年11月30日为庆祝朱德总司令60大寿而组建的冀热辽军区朱德骑兵师(后亦称冀察热辽军区骑兵师)。参加了朝阳、义县战役,解放多伦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后,光荣地参加了北平入城式。1949年4月全军统一特种兵部队番号,改称骑兵第5师,归第四野战军直属。1949年6月3日,奉命南下到中南地区扫荡国民党残敌。1950年2月24日,骑兵5师从河南省漯河等地区挥师北上。4月2日在南苑机场接受了朱德总司令的检阅。10月改归辽西军区指挥,1951年3月改称166师,1952年5月撤销,师直补入东北军区公安司令部,所属3个步兵团改编为东北军区独立第7、8、

9团。后第7团入朝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步兵第167师

1948年11月,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5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7师,隶属东北军区。该师前身是1948年2月营口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2军暂编第58师,1948年3月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命令该部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5师,5月正式成立,归辽东军区建制。1948年8月归吉林军区建制。1949年3月东北军区步兵第167师编入第50军,1949年6月入关南下,1949年9月改称第50军150师,参加了鄂西战役、成都战役和抗美援朝。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军区独立师,1982年由辽宁省调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改编为赤峰守备区守备11师,90年代初随赤峰守备区撤编。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67师组建于1950年5月,该师是由1949年12月四川起义的国民党军第20兵团部队改编而成,归中南军区第50军建制。499团、500团、501团分别由国民党军第2军第9师(国民党军嫡系部队历史最老)、第15军243师和118军298师编成,加上师直,全师共6432人。

1950年9月,该师撤消番号,部队大部补入第150师,入朝参战。

步兵第168师

1949年5月,由热河军区第20军分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8师,建制归东北军区,由热河军区领导。1950年1月归辽西军区。 1950年7月,168师师直和503团、504团调归军委空军,同年12月,分别组成空7师师部及所属第18团(后改称第21团)和空8师第20团(后改称第22团)。16

8师另有3个建制营改为东北边防部队。

步兵第169师

1949年5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3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师,该师组建于1948年12月,以原龙江军区警卫团及解放第1、2、3团和两个独立团为基础编成整训第3师。1950年7月,169

师改为东北边防部队。

步兵第170师

1949年4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4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0师,该师组建于1948年12月,以原嫩江军区前指为基础,并抽调原合江、松江、嫩江等军区5个解放团和独立团编成整训第4师,下辖7个架子团。该师组成后一部留在东北地区,一部随第四野战军入关。1949年6月,170师归辽西军区建制。1950年7月,170师大部调归军委空军,另有6个建制营改为东北边防部队。所属第510团在1

950年11月改编为空8师21团(后改称第24团)。

步兵第171师

1949年4月由东北整训第6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1师,归辽东军区建制,该师前身是1949年1月以辽宁军区2分区机关、军区二线兵团部队、县大队组建的整训6师。1950年7月511团补

入39军,8月该师撤消番号,512团调归军委空军整编,其余部队调归军区空军整编。

步兵第172师

1949年2月由桐柏军区第28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2师,该师前身是在1945年12月解放衡水后组建的冀南军区独立旅,后改称独立第4旅,1947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8旅,1947年12月改为桐柏军区28旅,参加开辟了桐柏根据地,襄樊战役等,1949年6月172师改称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1950年2月,独立第4师师部和四野工兵指挥所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1951年3月,军委以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为基础组建军委工兵司令部。1955年8月,军委工兵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以后经过数次体制编制调整,目前为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工程

兵局。原下属几个团改为湖北大冶等县地方武装、矿山警察部队和工兵部队。

步兵第173师

1949年2月由桐柏军区3分区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3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1947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9旅,1947年12月改为桐柏军区第3分区,参加开辟了桐柏根据地,襄樊战役等,1950年11月25日,第173师直属机关调归中南军区海军领导机关,173师司令部和广东江防司令部合并组成中南军区海军司令部,173师政治部和江防部队政治部合并组成中南军区海军政治部,173师的后勤部也并入中南海军后勤部,撤销了第173师番号。19

55年8月,中南军区海军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原属该师建制的第517、518团拨给南

阳军分区领导,第519团拔归商丘军分区领导,不久均撤消。

步兵第174师

1949年2月由桐柏军区1分区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2月成立的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1947年9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30旅,1947年12月改为桐柏军区第1分区,参加开辟了桐柏根据地,1950年7月下旬,第174师带河南军区独立第15团,调归广西军区建制并兼宜山军分区,师部兼军分区机关。8月,广西原柳州军分区番号撤消,机关并入宜山军分区机关。1952年12月,广西军区撤消第174师番号,1958年7月,宜山军分区机关迁驻柳州,9月改称柳州军分区。以后曾与柳州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柳州警备区合署办公,1992年10月又合并了原柳州市军分区机关。

现在的广西军区柳州军分区和广西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机关都应有原174师的骨血延续。

步兵第175师 这个师的番号没有使用过。

步兵第176师 这个师的番号没有使用过。

步兵第177师

这个师的番号没有使用过。 -

步兵第178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1兵团第8纵队22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8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8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1948年1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2旅,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8纵队22旅,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秦岭及解放成都等战役,1950年2月178师兼任绵阳军分区,532、533团整编为成都警备司令部警卫团,1952年3月撤销178师番号,师部

编入绵阳军分区机关,534团整编为川西军区公安2团。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78师是1967年6月在安徽霍邱城西湖农场新组建,归第60军。1985年9月撤销,师部改编为第1集团军炮兵旅旅部,撤销第532团、533团、534团番号。

步兵第179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1兵团第8纵队23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9师,该师前身是1945年12月组建的太岳军区23旅,1946年4月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2旅,6月改称太行军区独立旅,11月又改称太岳军区12旅,1947年7月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3旅,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8纵队23旅,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秦岭及解放成都等战役,其中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华北军区第1兵团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1951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79师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3年9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9师番号,1961年1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十大战备值班师之一,1962年参加东南沿海紧急战备行动。1971年3

月,该师奉军委命令对外开放,开展迎外任务。 1985年9月179师改归第12集团军建制,执行北方乙

种师编制,1989年535团改为南京军区特种警备团,1998年缩编为179旅。

步兵第180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1兵团第8纵队24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7月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4旅,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8纵队24旅,参加了太原、扶眉、秦岭及解放成都等战役,1951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第二阶段第180师受敌包围,遭受重大失,1951年10月25日奉志司命令:川东、川西、川南3个基干团与180师余部合编。1953年9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师番号,1960年4月改称陆军第180师; 1961年4月25日,陆军第180师(欠步兵第538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国防部5院建制。1962年5月,陆军第180师师直和步兵第539团、540团由国防部5院归军建制,1964年12月20日,陆军第180师撤销。师直(欠高炮营)、步兵第540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安徽省军区建制,组建安徽省军区独立第1师。该师于1976年奉命与浙江金华军分区对调。步兵第539团调归江苏省军区建制,

扩建为江苏省军区独立第1师,该师1976年奉命与浙江温州军分区对调。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80师是1969年12月由原第60军181师改称陆军第180师,1985

年1月第180师又恢复第181师番号。

步兵第181师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13 纵队第3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第181师。该师前身是1944年9月6日由太行军区第3、35团组建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1945年2月改编为河南军区第1支队,10月改编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1946年10月编入华中野战军为第13旅,1947年1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1948年2月编入新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为第37旅,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13纵队37旅。该师即著名的“皮旅”,中原突围时在旅长皮定钧的率领下,担负吸引敌军主力,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光荣任务,在掩护主力西进转移后孤军东征,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突破敌军的封锁包围和堵击,跨越层峦叠嶂的大别山,辗转24个昼夜,行程1500余里,大小战斗23次,以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随后,参加了淮阴保卫战、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和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秦岭、解放成都等重要战役战斗,转战中原、华东、华北、西北四大战场,战功卓著,是18兵团主力师。1951年3月181师调入第60军入朝参战,歼敌16754人。1953年9月回国。1954年12月底开始,担任军事学院、总高级步校的演习、示范任务。1960年4月至1970年11月,担负迎外任务。1969年12月改番号为陆军第180师。1985年1月恢复第181师番号。同年9月,陆军第60军与陆军第1军合并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181师调归第1集团军建制,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改隶武警部队建制为武警第181师,辖武警第541(老虎团)、542、543、711团。2005年,武警542团政委丁晓兵被武警部队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06年12月,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

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步兵第182师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13 纵队第3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第182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10月组建的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后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第38旅、华北军区第13纵队38旅。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秦岭、解放成都等重要战役战斗。1951年3月,调归第11 军

建制。1952年10月改编为铁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