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基础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摄影美学基础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ff342c4b73f242336c5f83

从理论上讲,只要正确使用胶片和正确运用摄影技术,就能使色彩得以正确再现。但事实上,由于

种种客观因素,往往照顾到了这一部分色彩,另一部分色彩就会出现偏色。因此色彩的再现往往只能控制在某些局部上,这些局部通常被确定在拍摄的主体或人们所熟悉的对象上,如人的肤色、蓝天白云、红旗等等。其他部分的色彩即使有一些偏差,也可以容忍了。

必须提醒,在色彩处理上拍摄者是有极大自由的,特别是在主体情感的表现上,不受色彩真实再现

的限制,关键是色彩要能结合特定的生活图景传情达意,并具有审美价值。

2、用色彩进行表现

这是指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下,运用色彩进行构图与造型。具体表现为: ? ? ?

对色彩进行选择。要选择好主体色、环境色和烘托色;要注意色彩的表意作用还是形式(结构)作用。

处理好色彩在画面中的位臵、面积,以求得构图的平衡。 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色彩的和谐。

结论

? 色彩的运用要有表情、表意目的,不要为了色彩而色彩。

? 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色调,它是主题、情感的倾向,也是构图整体性的表现。 ? 要注意冷暖色的对比、配臵,没有对比,色彩的表现也是无力的。

? 要注意色彩的形式布局,前景、后景的色彩,主色与次色,面积的大小等等。 一、 取景 (一)取景的实质

? 取景就是摄影者用取景器(镜头)把未来作品的形象从客观世界中“分裂”出来,建立一个新

的形象(画面)——独立完整的新系统。

这里的关键是“分裂”。就是排除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零碎的一切事物,截取那些本质的、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美的、完整的事物。

? 取景是主体(摄影师)与客体(客观世界)的直接对话——双向交流。 客体:向主体提供多种信息,有用的、无用的、美的、丑的…… 主体:在视觉上对客体进行审视、选择、截取。 对话: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完成取景。 (二)画面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客观世界是画面世界的基础;画面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升华与创造,决不仅仅是摹写和翻版。 1、二者的景象视野不同

客观世界:是无边的,视野无限; 画面世界:是有边的,视野有限。

? 结论:取景就要选取对观众有吸引力和兴趣的、美的画面。 2、二者景象的内容不同

客观世界:是包罗万象的、杂乱的; 画面世界:是简约的、有序的。

? 结论:取景就要有所取舍,画面要能表现作者意图和主题,避免杂乱无章。 3、二者的景象内涵不同

客观世界:是一个大系统,任何一个部分都只是局部; 画面世界:是分裂出来的,任何一个画面都应有自己的内涵。 ? 结论 :取景的画面要有完整性和独立的表意性。 (三)取景的步骤

观察——发现——分裂(截取) 观察:寻找拍摄对象。

9

发现:找到拍摄的对象(有价值)和视点(美)。 分裂:完成画面。 (四)如何取景

1、考虑边框的位臵——选取什么?截取多大?有何价值? 2、考虑边框的形式——横幅:宽阔、舒展;立幅:深远、高大。 3、要有感情的投入——选择最动情的对象,激发创作欲望。 二、建立视觉重点和趣味中心

一幅好的作品,不但要让人看到拍摄对象,还要让人有审美的享受。要实现前者,就要建立起画面的视觉重点;要实现后者,就要建立起画面的趣味中心。

(一)视觉重点

1、含义:视觉重点就是光和色对视觉刺激最强烈的地方,即引起人们视觉指向的地方。可以是光、色、形、人等。

2、作用:是构图组织的重要因素。 ?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画面的主体。

? 具有画面结构的意义——构图的中心。可以帮助建立画面次序,方便观赏。 3、如何建立

利用光线的明暗、色彩、点、线、面、形的变化,以及所占空间的位臵、面积,给视觉造成强烈的刺激,引导视觉指向。

(二)趣味中心

1、含义:趣味中心是摄影构图中的审美指向的地方。是画面的个性之所在。 2、作用:增强艺术魅力。

? 能引导观众的审美注意力。趣味中心的建立在于:确定审美指向,以引导观众的兴趣,将欣赏

主体的兴趣引导到创作主体的审美指向上来。

? 给作品增强艺术意味,产生无尽的情趣。

3、怎样建立

? 内容上,可以利用情节、事件、意蕴、氛围等; ? 形式上,可以利用表情、动作、姿态、服饰等。 (三)二者的关系

视觉重点:形式范畴,突出主体,点睛的作用,视觉作用人人相同。 趣味中心:意识范畴,形成情趣,主旨的作用,审美感受个个不同。 最佳效果:两者能结合为一体。将视觉重点融于情趣之中。

? 结论:没有视觉重点,将无法构成画面,因为画面不知道拍摄什么;而没有趣味中心,就无

法成为作品,因为画面不具有审美价值。而注意后者,更需要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敏感。而一般的人,却只重视视觉重点,忽略了趣味中心。 三、拍摄距离(景别)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它的远近与画面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正比)。这就意味着拍摄距离的远近、画面的大小与作者要表现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来选择不同的距离。

摄影构图中通常把距离所形成的景物范围称作景别,根据大小不同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一)远景

? 特点:视野广阔空间广大,人与建筑物比例很小,忽略细节。 ? 用途:多用于拍摄自然景物。

? 注意:构图注重整体造型和景色的气势,注意大块的影调、色彩和明显的线条结构。

(二)全景

10

? 特点:拍摄对象有完整的形象,能体现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 ? 用途:展现特定环境中的某一具体对象或事物的全貌和特点。

? 注意:构图上主体在画面中要占有主要的空间,人与环境要和谐,人与人的关系要清晰。

(三)中景

? 特点:表现拍摄对象的局部,环境减少,细节增加。 ? 用途:展现某一具体对象或事物的局部形象和特点。

? 注意:要选取具有特点的对象,人物之间要注意感情的交流,人物的动作、服饰和表情显得尤

其重要。 (四)近景

? 特点:展现拍摄对象的局部,环境很少,强调细节。

? 用途:展现某一具体对象或事物的较小的局部形象和特点。多用于拍摄人物。

? 注意:物体的细部、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在画面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成为画面成功与否的

关键。

(五)特写

? 特点:画面范围极小,环境基本消失,细节突出。 ? 用途:展示人物的肖像或特定部位,静物拍摄。

? 注意:环境仅为寓意性的衬底或烘托,人物的情感强烈,相貌特征突出,有明确的表现主题。

结论: ? 拍摄距离发生变化,景物范围大小随之而变。距离越近,主体所占面积就越大,环境范围就越

小;距离越远,主体所占面积就越小,环境范围就越大。这就需要根据拍摄意图来确定拍摄距离。

? 要处理好景物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拍摄景物,宜用远景、全景、中景;主要拍摄人物,宜用中

景、近景、特写。

? 拍摄距离的变化,能引起景物透视的变化和景物清晰范围(景深)的变化。规律是:距离越近,

透视变化越强,清晰范围(景深)越小;反之亦然。 四、拍摄方向(角度) (拍摄位臵横向选择)

在拍摄高度与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拍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拍摄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

环境的不同组合变化。

(一)正面角度

特点:与拍摄对象成垂直角度,形象比较端庄、稳重。

作用:表现某些对象的正面具有的典型性的形象,能表现对象的本色。

注意:构图上主要对象多处在画面的中心,甚至垂直中心分割线上常用对称的结构形式。 (二)斜侧角度

特点:偏离正面或左或右的拍摄位臵。

作用:既能表现对象正面或侧面的形象特征,又能使物体形象有丰富多彩的变化,形象较正面形象生动。

注意:在正、侧面角度范围内选择最佳的拍摄位臵,位臵不同,正、侧面特征所占比重不同。 (三)侧面角度

特点:与被拍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

作用: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的典型形象,能表现动态。

注意: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左右可有适当偏移,以获得最佳形象。 (四)反侧角度

特点:由侧面角度环绕拍摄对象,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臵。

作用:往往能将对象的某种特有的精神表现出来,拍的好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生动的形象。

11

注意:这种角度对拍摄对象是有要求的,只有适当的对象在适当的时候才可选择反侧方向。 (五)背面角度

特点:正对拍摄对象背面的拍摄位臵。 作用:主要表现拍摄对象的背面形象。

注意:拍摄对象的背面形象一般应有某种重要意义和形象特征时才能使用。

结论:1、围绕拍摄对象作不同角度的选择时,不能单注意主体形象的变化,还要注意到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2、拍摄角度变化会影响到画面构图形式的变化和表现内容的变化。

3、多种角度没有优劣之分,运用得当,都能获得成功,拍出好的画面和需要的主题。

五、拍摄高度(拍摄位臵的纵向选择) (一)、平角度

特点:照相机的视轴与对象直面成垂直的拍摄角度,形成正常的透视效果。 作用:表现正常的透视效果,人们眼睛所习见的客观影象,显得自然亲切。

注意:注意水平线和大线条的处理,往往容易分割画面,显得呆板,主要对象应没有遮蔽物的影响。 (二)、俯角度

特点:水平线偏下,画面的地平线较高,因此,远处景物的位臵也就较高。

作用:主要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或有某种造型效果的对象,有开阔或压抑的视觉效果。 注意:1、表现广阔的地面景物,俯角度是唯一选择。

2、对象会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化,以致变形,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仰角度

特点:水平线上方,画面水平线较低或处于画面之外。 作用:前景突出,后景往往得不到表现。

注意:1、突出前景主体的强有力的手段,有高耸、轩昂的气势。

2、产生透视变形,既能增强艺术表现力,但同时又可能歪曲形象,注意运用。 结论:1、注意修辞效果上往往具有褒贬的意味。 2、根据主体需要来选择角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