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2103d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f

[转载]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原文地址: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作者:常远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于2015年10月21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张震寰将军(1915.10.21~1994.03.23)的生前友好及同道40余人出席。当日既是中国的重阳节,又是根据著名科幻电影《回到未来(II)》[Back

to the Future (II)]而创立的“回到未来”日(“Back to the Future”

Day)。“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代表合影(个别代表合影时缺席)。[2015年10月21日]

“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代表合影(个别代表合影时缺席)。[2015年10月21日]

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第2届理事长黄静波之子黄少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生产管理局原政委)在“纪念张震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介绍张震寰将军生平。[2015年10月21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优秀领导者、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张震寰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1994年03月23日2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张震寰同志祖籍福建省闽侯县,1915年10月21日生于北京。1936年09月参加革命,1938年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01月入伍,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0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1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亦曾荣获2级独立自由勋章、2级解放勋章。他是第5届、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曾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参加了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试验和“银河”亿次计算机研制的组织领导工作,为中国

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9.18”和1932年“12.8”事变后,正在中学读书的张震寰同志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运动。1935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后,参与了进步刊物《现实月报》和北大新文学研究会的创办工作。他参加了“12.9”学生运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6年09月,他投笔从戎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任“民先”北平总队秘书长。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中共派遣到徐州国民党第51军战地服务团任副团长,中共淮北苏皖特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南进支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主任、党委委员、苏皖边区党委委员;1940年任八路军5纵队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任新4军9旅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任新四军9旅政治部副主任兼26团政委;1946年任新4军9旅政治部主任兼26团政委;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炮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5师政委,参加了宿北、鲁南、孟良崮等战役,作战英勇果断;1951年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即现中共中央党校)党委委员;1952年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教务处负责人;1954年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党委理论教育委员;1955年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务

处长,1956年兼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短训班班主任;195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并被授予大校军衔;1958年作为中国赴苏军事代表团成员兼秘书长,就常规武器科技发展问题与苏联进行谈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主管常规武器的科研工作,具体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制订了中国常规武器研制和仿制的第1个年度计划;1962年兼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第5局局长,后以主要精力协助聂荣臻元帅、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第一副主任)管理中国核武器研制与试验工作,后任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成员兼秘书长,;964年任中国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副主任兼试验部部长,在罗布泊核试验主控室主持工作,参与领导了中国首次核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196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1966年任中共第3次核试验委员会副书记,参与领导中国第3次核试验并获圆满成功,后任“两弹”结合试验委员会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职务,周恩来指定该次试验由张震寰负责;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继任中国国氢弹原理试验临时党委书记并任该次试验总指挥,1966年12月28日实验获圆满成功;1967年参与具体指挥中国第1颗空投全当量氢弹试验并获成功;1968年受林彪、“四人帮”迫害离开工作岗位,被非法关押在北京西城旃坛寺简易车库内监视劳动;1969~1971年被送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