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吉林省白山长白县高中联考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0份试卷合集)吉林省白山长白县高中联考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418f1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c

由⑥⑧式得

2

=1+

代入数据得≈1.012.

22.【答案】(1) (2)6mg (3)mgR

【解析】(1)小滑块从C点飞出做平抛运动,设水平速度为v0. 竖直方向上:R=gt2

水平方向上:R=v0t

解得v0=

(2)设小滑块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2mgR=mv

v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FN=6mg⑦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6mg

(3)从D到最低点过程中,设DB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由动能定理得

mgh-Wf=mv

h=3R

联立得Wf=mgR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毎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为多项选择,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测出引力场量的科学家是 A.第谷 B.牛顿 C.开普勒 D.卡文迪许 2.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 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3.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D.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4.关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B.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C. 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D.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5.某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4,半径为地球半径的4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A. 16倍 B. 1/4倍 C.4倍 D.1/16倍

6.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滑,到达竖

直状态的过程

中如图,飞行员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力,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为 A.0 B.mgh

下,不计空气阻

C.mg(H?h) D.mgH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v?对杆的作用力是

A.6mg的拉力 B.6mg的压力 C.7mg的拉力 D.7mg的压力

9.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B.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C.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

D.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10.一个质量为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g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在物体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mgh C.外力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3mgh

1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点.如图所示,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

3相切于P正确的是

2gR,R是球心到O点的距离,当小球运动

到最低点时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取g=10 m/s,则

A.第1s内推力做功为1J B.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 J

2

C.第1.5s内推力F做的功为2W D.第2 s内推力F做的功P =3W 第Ⅱ卷(52分) 二、实验题(共18分)

13.(6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前行。打点计时器工作的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做倾斜,这样做 。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加速运动

(2)实验中选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后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吋由打点计吋器打出的纸带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