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商发展与商帮文化比较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陕商发展与商帮文化比较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428d936bec0975f465e202

陕商发展与商帮文化比较研究 西北大学社会学院 李刚

徽、晋、陕三大商帮是中国明清之际活跃在全国的十大商帮中最著名的三大商帮。其中徽、晋、陕三大商帮是基于同一个历史机遇,即明政府的?开中制?而在全国兴起的最早的内地商帮,是背向海洋的商帮。研究这三大商帮的不同特点,不仅对于了解明清之际中国商业文化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社会主义商业文化有历史和理论意义。

一、徽、晋、陕商帮产生的原因及其活动概括

明清之际十大商帮产生的一般原因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总体释放和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19世纪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820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2.9%,是世界第一。1800年中国生产的产品占世界产品的32%,即三分之一以上。生产力发展是商品经济的自然基础。到明清之际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其标志就是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价值1.3亿白银的粮、盐、布大宗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这些仅是中国商帮产生的一般条件。它并不能说明为什么只是在山西、陕西、安徽最早产生商帮的事实。看来,陕、晋、徽这些地区产生中国最早的商帮必有其更特殊的原因。这就是明政府所实行的食盐?开中制?政策。

?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开中制是朱明政府顺应世界经济民营化浪潮和中国政治经济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项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财政政策。明朝初年,对新生的明王朝威胁最大的是蒙古族鞑靼势力的反扑和边外西番族的离心倾向,几千年来形成的西部少数民族对中原政府的威胁态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使明廷的边政重点在西北。为了守护中原,拱卫京师,明廷沿陕晋长城一线设九边镇,驻军80万戍守边疆,其中四镇固原、延绥、宁夏、甘肃归陕西布政使司管辖,驻军24万,马8000匹。供应大量边防军的军需所需,?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就成为明政府的?军国大政?。起初,明政府每年从内陆各省协饷百万两,从河南调运大布百万匹,转输陕晋,但因路远费繁,而不能保证边防军的需要。这便迫使明政府必须制定一个即使边防供应足,又使财政支出省的两全其美的法

子。这便有洪武三年御史郁新提出的?开中制?政策的出台。所谓?开中制?就是政府将长期垄断经营的食盐产销,网开一面,让民间商人参与食盐贩运,准许陕西和山西边关省份的商民,运粮食到边关,换取经营食盐的许可证——盐引,再到食盐产地运销盐斤,这就是所谓的?输粟换引,是为开中?。这一政策是对几千年来?官盐铁?垄断财政政策的重大改革,是朱明政府适应世界经济民营化浪潮,对军队后勤供应体制的一次大变革,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军队后勤供应社会化?,使军队后勤供应进入市场运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专卖?经济体制的重大调整,政府对垄断经营的食盐产销放开一个缺口,让民营商业进入国营领域,以利益驱动刺激民营商业参与军队后勤供应,用他们当时的话说就是将?边政盐法相捆绑?,既解决了边关储备广又达到财政开支省的双重目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国退民进?政策,这不能不是朱明政府的一项政策创新。由于?中盐利厚??利不啻二、三倍?,调动了边省商民?纳粟换引?的积极性。在食盐市场利润刺激下,边省地区掀起?疾耕积粟,以应开中?的农业生产热潮,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欲开中不得不积粟,欲积粟不得不虏力耕作?,促使边省地区生产和流通同时发展起来。

?食盐开中?政策最早实行于陕西,然后推行于山西。因此,它是朱明政府对陕西量身制定的特殊政策。这是因为:其一,陕西路近。陕西本身是边关地区,明代陕西布政使司管辖直到嘉峪关的西北地区,有诗曰?天下车书一统同,怀柔西域远从风。番蒙回部通川藏,尽在三秦节制中?。由陕西运粮,路近费省,符合交易成本最低化原则。在千里不贩籴的古代交通运输条件下,明政府犯不着舍近求远从外地调粮,否则?开中制?便失去了意义。其二,陕西产粮。陕西八百里秦川,厥土黄垠,历来为产量之区,明代陕西农村经济处在发展之中,经济水平与河南、山东处在全国的中游水平,地广粮丰,明初仅陕西官仓藏粮9000万石,足供边地军民食用三年。同州府(今渭南市)供粮700万石,十天之内便征集完成,家家窖藏粮丰,粟米流脂。?开中制?的核心是?输粟换引?,有粮方可?以应开中?。明政府正是针对陕西粮丰的现实,才制定了?开中制?的特殊政策。而明初山西地辞人贫,自己的粮食尚不够吃,大量向外移民,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许多移民的故乡,所以?开中制?不可能针对山西而定。事实上那时的山西人是推着小车到产粮的山东买粮再返回边关,是?买粮换引?比陕西多了一

番手续。正因为山西商人一开始就是到外省买粮换引,注定了他们比陕西商人要走的更远,更有开放性和吃苦精神,因而取得了更显著的商业业绩。而徽商只是到了明代中叶?叶淇变法?后,?输银于运司?,输银买引才大规模走上食盐贩运的道路,这便注定了他们的兴起比陕商与晋商要晚得多。其三,陕西有厚重的商业文化积淀,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明初陕西商人其所以能够抓住?开中制?的政策机遇,与陕西几千年的商业文化积淀有内在的联系。陕西为中国商业的发祥之地,秦汉之际陕西商人已发展到了第一个浪潮,那时的巴寡妇清、王宗汉、长安杜氏、韦氏都是名闻全国的大商人,连秦始皇都为之筑?怀清台?以示纪念。到唐代,陕西商人更发展到第二个高峰,他们以?帝都商人?自居,服牛格马,周流天下,长安窦义、王元宝、王酒胡都是名扬天下的大商人。富商王元宝与唐玄宗比富?终南山树缠绢,树尽而绢不尽?,连唐玄宗都无奈的说:?朕富不及元宝?,可谓?富可敌国?。千年的商业经营,使陕西商人积累了敏锐的商业目光和商业经营经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们可以及时抓住?开中制?提供的商机,互相联引,迅速走上力农致富,输粟从商的发展道路,将陕西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业经营效益,成为明初最早兴起的以陕西省籍乡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商业资本集团,而后晋商、徽商亦随之而起。可以说这三大商帮都是利用明政府?开中制?特殊政策而兴起的商帮,是?西向望长安?面向内地的商帮,一开始就有为官府服务的性质和带有?官商?的浓厚倾向。而那时的浙商尚在襁褓之中,只是到了明中后期,这三大商帮在江南的活动,特别是秦晋大贾在江南贩运丝绸和标布,促使江浙地区丝布纺织业有了超常的繁荣,才使浙商应势而起,在从事江南丝茶果品贸易中渐成气候。由于浙商是晚发的商帮,他们主要是依托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而兴起的商帮,是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生成的商帮,因而具有极正常的自然性和草根性,他们才是中国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商帮。浙商是商人从商,富人经商,而不像陕、晋、徽商人是力农致富,农民进城经商,是弃农经商。浙商是面向海洋的商帮,他们有着比陕、晋、徽商帮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三大商帮的兴起,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历史分野,这便决定了他们而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历史命运。

三大商帮兴起后,他们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与民生日用紧密联系的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主要是盐、茶、布、烟、皮、当六大产业。这里以陕商为例,进行

叙述。

利用?开中制?崛起的陕、晋、徽商帮首先进军的是食盐贩运领域,使得淮扬盐场成为他们角逐的第一个战场。在明初中期,陕晋商人在扬州盐场占据着优势地位,那时陕西商人的势力在山西商人之上,由大多数农民转化而来的陕西商人,一登上商品经济的舞台,他们的眼界一下子开阔起来,八百里秦川赋予他们的雄浑气势被释放出来,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商人的历史特点。他们大胆肯干,他们不惧艰险,他们退守可据,他们心怀荡然。为盐都扬州带来了许多新风气。当年在扬州做生意的陕西商人就有五百多人,他们所具有的西北汉子强悍粗犷、大胆雄浑的生命特点,使玲珑秀气的扬州耳目为之一新。陕商最早聚居的东关是扬州最繁华的市场,陕西会馆所在的扬州东关是扬州最热闹的商贸中心。以守业稳健见长的陕西商人,在扬州臵办了许多产业,扬州的许多著名景点是陕西人的产业。扬州大月寺的主建筑大雄宝刹为陕西泾阳商人赵运所盖、扬州的张园是陕西临潼张家的产业、蜀岗最早是富平庄里张臻家的别墅、康山别墅是陕西武功康海家的别业。陕商奔走江湖,千里贩粮,商海寂寞,生命里不能没有女人。而陕西男人的强悍与扬州女子的柔弱形成绝配,许多扬州女子投入了陕西商人的怀抱。陕西巨商孙豹人把大把金钱花到了妓女美凤身上,陕西商人康海与美妓共骑毛驴招摇过市成为扬州的佳话,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富商孙富,都是以陕西人为原型。所以陕西商人与山西商人一手促成了秦淮河畔青楼文化的繁荣,扬州以养?瘦马?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兴起有陕西商人的一份功劳。由于陕西商人在明初实力强盛,明政府不得不在扬州专门设立允许山陕商人子弟就地赴考的?商科?优待政策,使陕商子弟学而优则仕,徽州人当时眼红得不得了。当然,当扬州被倭寇侵扰的时候,陕西商人又挺身而出,慷慨赴死,陕商闫金,英勇威武,多次登城参战,换弓举枪使倭寇闻名胆寒,保卫了扬州安全。

进入明末清初,徽商由于买通官府,?输银换引?而在扬州势力大增。晋商又因贴近清王朝而受到偏爱,势力压倒了陕商。陕商以汉族正统自居,壮怀激烈,大量从扬州撤资,实行战略转移,?弃淮入蜀?,在四川的大地上又刮起了商品经济的?西北风?,搅得四川自然经济秩序乱了套。陕商最初在四川办钱庄、办典当、办商号积累资本,?川省正经字号均属陕商?,到乾嘉年间利用?招商认引?的政策机遇,又一次进军川盐贩运,使川盐贩运大部分掌控在陕商手中。然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