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商发展与商帮文化比较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陕商发展与商帮文化比较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428d936bec0975f465e202

第一,徽商多是西晋?永嘉之乱?后为避祸而迁居江南的中原士族大户的后裔,因此封建宗族宗法关系在徽商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商是合族经商,是合族子弟互相联引而走上经商道路的,许多徽商最初的创业资本就是由宗族祠堂的公共资金支助的。徽商旅外经营常以宗族关系为纽带,抱团经营,合族联引,资表比服,有很强的凝聚力。徽商发财致富后的第一件事是荣归故里,报效祠堂,因而徽商有很强的宗法性,是典型的封建商帮。同时,徽商作为江南士大夫的传人,他们是因为家道中落,被迫走上?弃仕经商?的道路,因而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中文化含量积淀最重的商帮,徽商从骨子里是?儒?而不是?商?,是身在商行,心系儒术,这与他们是江南士族大户的出身有直接联系。

第二,徽商是合族经商,这使他们的起点比较高,资本积累比较充分,因而他们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对陕、晋商帮表现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而陕、晋两帮由于缺乏合族的群体优势?苦于朋比无多?,很快败下阵去,使徽商在扬州很快坐了第一把交椅,成为中国的龙头商帮。从那以后,徽商做的都是大生意,扬州明清时期几代盐务总商都是由徽商担任的,特别是徽商江春富可敌国,乾隆几次下江南,都是他负责接待,就驻骅在他家。明末严篙的八子严世藩对天下家财在千万元以上的大富豪作过统计,在10家千万级富翁中,徽商占三户,晋商一户。足见徽商是实力最强的商帮。

第三,徽商是士族子弟经商,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最深,加之徽商有相当比重是经营笔、墨、纸、砚文化产业的商人,如湖州笔、宣州纸、歙墨、徽州砚,后期又大量从事刻书和藏书行业,使徽商的文化含量高,使典型的?儒商?。 第四,由于徽商是士族经商,注定了他与封建官府的关系十分密切,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封建性和为官府服务的性质。徽商本来是可以面前海洋的商帮,他们兴起前主要是从事海外贸易以积累财富,但当明政府实行?开中制?在高额垄断利润刺激下,徽商迅速背过身去,面向内陆经营,而没有同海洋经济相联系,这是?徽商?的悲剧。因而当欧风西雨袭来时,徽商没有一例向现代化转变,这是导致徽商解体较早的历史原因。

再说晋商。晋商是利用明政府?开中制?提供的机遇,通过卖粮换引兴起的商帮。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初期,就注定了他们要比陕商与徽商付出更多的艰辛,走得更远,创造的业绩更辉煌。

第一,晋商是卖粮换引兴起的商帮,从一开始就比陕商要走更多的路,使晋商有更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冲动,从而可以坦然面对经商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历史注定了他们是明清商帮中最能吃苦的商帮,因而后来创造的商业业绩更大,盖得楼房更高。

第二,晋商是最善于动用政府强势资源的商帮。晋商在开中制卖粮换引中尝到了动用政府资源的甜头,因而在后来的经营中很注重与政府搞好关系,特别是明末出关在东北经商时与满族贵族建立了联系,得到了皇清小朝廷的信任。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后,将山西的八大商人召入北京,充当大内皇商,更进一步确立了清廷于晋商的特殊联系。当清廷经营西域时,晋商被允许作为随军商人,在?赶大营?保证军队后勤供应中,获得了大量定单,并在清廷特许下获得了经营哈克图贸易的特权,使晋商逐渐将贸易势力扩张到新疆乃至中亚西亚。清朝中期后,晋商创立?票号?的金融汇兑制度,由于大量向官府和官员提供预支借款,获得清廷青睐,将各省藩库交由票号经营,各省地方税收汇解中央的肥差,又使晋商获得了大量官府资金的支持,而迅速发展到鼎盛时期。正因为晋商有与官府这种特殊关系,成也官府,败也官府,清朝后期清廷向晋商大量的勒索报效,使大批晋商赔累不堪,到辛亥革命后,随清廷得倒台,晋商大量预支借款收不回来,汇解贷款又无力支付,最终造成了晋商的破产。这是封建商人无法摆脱的历史命运,不过在晋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罢了。

第三,晋商是以贫求富走上经商道路的商帮,他们多以中小商人为主,资本积累不足,这便使晋商在经营中不得不采用?合伙制?的融资方式,用合作契约(经析)将投资人当时叫?相与?的资金吸纳到商号,积米成罗,积水成河,扩大了资金来源。并在企业内部实行两权分离,掌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又通过?人身开股?的技术入股方式将掌柜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从物质利益上调动了掌柜经营的积极性和伙计为取得?计名开胶?而努力工作的劳动积极性。合伙制既引资又招才,是晋商最有历史贡献的制度创新。

第四,晋商是最有商业敬业精神的商帮。晋省地脊人贫,大多数晋商是从经商中走上了摆脱致富的道路,因而形成了广泛的经商社会氛围,人们以经商为荣,一等子弟经商,二等子弟务农,三等子弟当官,这在重农抑末的封建社会是突出的社会现象。从而使晋商的发展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这是其他商帮所不能

比拟的。也正是这样,晋商又是文化含量较低的商帮,富有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特点。清末清廷允许商办银行时,由于大多数晋商的反对而归于失败,使晋商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这仍然是晋商小生产者思维方式的反映。 第五,晋商是讲究诚信的商帮。因为晋商是关公的老乡,而关公身上的诚信、忠义精神对晋商影响很大,使晋商将重义轻利,诚实经营作为经营的基本规则。并以言不二价,诚实不欺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

复说陕商。陕商是利用明政府?开中制?对陕西特殊政策而急剧兴起的商帮。因而又有与晋商不同的特点。

第一,陕西是?输粮换引?而兴起的商帮,因而具有十大商帮中资格最老的特点。明政府的?食盐中开?主要是针对陕西量身制定的政策,因而陕商是?输粮换引?而在明初最先产生的商帮。正因为如此,使陕商最大的特点是力农致富,运粮发财,是农民进城经商,这便使陕商无法割舍与家乡的亲情联系,他们力农致富,输粮换引发家后,又将大量商业利润转化为农业投资,?以商求富,以农守之?,使陕商从农村中来,又回到农村中去,最终没有走出那一片厚重的黄土地,这是陕商无法摆脱的历史宿命。

第二,陕商活动的领域是祖国的西部,时人称陕商为?西商?正是这一特点的高度概括。而祖国西部高山大川,土匪没道,官府征剿不力,持财辇重的商人成为土匪追杀的主要对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陕商不得不走上?武装贩运?的道路,?骏马快刀英雄胆、干肉水囊老羊皮?就成为陕商的基本形象,从而保证了他们在南方商人视为畏途的西部纵横了五百年之久。

第三,陕西商人是输粮换引走上经商道路的商帮,而粮价自古偏低的现实,使陕商资本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为中小商人。为了弥补资金短缺的矛盾,使陕商不得不实行开放经营的营销策略,大量吸纳晋商的投资和引进晋商人才是陕商开放经营的成功之道。从明初开中制后,为了同徽商在扬州盐场竞争,陕商便与晋商合作,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成为当时唯一的一个?联省?商帮,被明人称为?秦晋大贾?,入清后晋商实力超过陕商,又改称为?山陕商人?。在陕商资本中大量是山西商人的投资,陕西三原的一条街,由于住满了从山西引入的大量卷布技师,因而被称为?山西街?。在明清之际有文字可查的245家山陕商人会馆中,称?山西会馆?或?陕西会馆?的不到5%,而绝大多数则是以?山陕会

馆?命其名。这是陕西自秦汉以来作为天下皇都所形成的?海纳百川?的文化积淀在陕西商人身上的集中体现。

第四,陕西商人是最讲究诚信的商帮。陕西是中国商业的发祥之地和十三朝文明皇都的所在地。几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从秦汉以来诚商良贾商业精神的侵染,以?崇本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关学?的陶冶,使诚信经商成为陕西商人的一个突出亮点。陕西富平有个直镇,从秦汉以来就以言二不价而著名关中。陕商王直到山东贩布,在旅店拾得纹银三百两,体谅失银人的苦况,在旅店等候三日,失银人方赶回,并提出以银两相酬谢。王直说?我若要你的银子,还在这里等你干什么??说完背起褡裢做生意去了。渭南商人闫立本做生意破产,妻儿饿毙,闫将全家人移止坟茔,自己亦躺入墓穴,奄奄等死。并在墓旁竖一招贴,上写?有埋我者,家中尚有镰刀一车,以为相酬,生死不欠?,这就是陕西商人。因此,是陕西商人最早提出了?贾道?即按商业规律办事的思想。清人顾炎武总结陕西商人的特点是,?山陕商人计巧不如徽浙,算筹不如江右,却能传至数世,皆因忠厚诚实为本?,应为正确议论。

第五,陕西商帮是解体最早的商帮。陕商是乘开中制之机崛起最早的商帮。1862年的陕甘回民起义,对陕商大户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接着清军入陕征剿,又对陕商进行二次掠夺,清将多隆多一次从八女井李家掘银千余两,视为报效,捆绑而去,使李家余财荡然,举族迁出陕西。加之陕商自身的保守性,以农守富,不能同近代化接轨,自绝后路。农民进城经商,最终不能完成边缘人向城市主体的转化,离开农村又回归农村,无法走向近代化的彼岸,这是陕西商人无法摆脱的历史命运。

三、徽、晋、陕商帮文化研究的历史启示

徽、晋、陕商帮虽然解体了,但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是丰富的,特别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应总结和继承这些历史遗产,这里主要以陕商为例,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再造新陕商,谱写陕西市场经济的新篇章。

我们应当学习陕西商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起的时代精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是陕西商人可贵的历史品格。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商人抓住诸侯对贸易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机遇,以商裘服,迅速迎来发展的第一次浪潮;隋唐时期,陕西商人抓住政府实行开明政治,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