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古代史历史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1届高三古代史历史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69a369b84ae45c3b358c81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隋朝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分科取士;隋炀帝首创进士科 2.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有明经和进士科;武则天时增加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3.北宋

进一步规范科举考试:形成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实行糊名法,避免考官徇私舞弊;增加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奠定了北宋文官政治的基础,但造成了冗官局面。

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在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增加明法科。(目的是为变法培养人才) 4.明朝

实行八股取士,命题仅限于四书五经范围,科举考试陷入僵化 5.晚清

戊戌变法中要求变革科举考试,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增加经济特科 清末新政中,于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评价

科举制的出现打击了世族门阀政治,有利于庶族地主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改变了过去世家大族把持用人的局面,将用人权集中于君主手中;以考试作为手段选拔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科举考试下,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忽视了知识的适用性;后期实行的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古代实行过的选官制还有:商鞅变法中实行的按功受爵制;汉武帝实行的征召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曹操实行的唯才是举。 中国古代重要改革 一、改革类型

根据改革所处的时代,改革可分为奴隶社会内部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封建化改革、在封建社会内部进行的未从根本上变革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

根据改革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改革类型有:赋税改革、吏治整顿、加强中央集权、综合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二、具体知识 1.古代赋税改革

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

适应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后,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遭到破坏的需要,国家为了增加赋税收入而进行的改革。但在客观上却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化的发展。 西汉编户齐民

内部资料内部使用

其突出特点是:把人口纳入国家户籍管理,作为征收赋税和徭役的依据,强调国家对人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 租庸调制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起源于北魏的租调制;隋朝时增加庸,但庸有年龄限制(年满50可以纳庸代役);唐朝时,取消了年龄限制,制度得以完善;但随着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维持,租庸调制走向瓦解。

租:缴纳一定量的谷物作为地租;庸:不去服徭役时可缴纳定量的绢或布代役;调:指户税,缴纳一定量的绢或布。实行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两税法

是在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瓦解,国家财政收入难以保证的基础上实行,780年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进行改革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依据,强调以资产、田亩的多少作为征税依据;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徭改变过去税制混乱的局面;将征税时间固定,一年分为夏、秋两季征税。两税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对行商征税,加强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但土地兼并不再限制,赋税负担转嫁人民身上,增加苛捐杂税都是其消极影响。 募役法

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募役法,不去服徭役可以缴纳免役钱,由国家找人代替服役。这一做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将服役对象扩大到官僚、地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在王安石变法中,为了增加国家田赋收入,清查隐田,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掌握土地的多少和贫瘠程度征税。打击了官僚、地主,对农民相对有利。 一条鞭法

1581年张居正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实行一条鞭法。即将税种简化,杂税、杂役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来承担。一条鞭法的实施,体现了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摊丁入亩

康熙帝实行过更名田,和将康熙50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将丁税摊入到田亩中,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体现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进一步松弛;隐藏人口现象减少。 古代赋税演变趋势及原因

演变趋势:征税依据的变化:由人丁为主向资产、田亩多少转变;征税形式的变化: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税种由繁到简,征税时间固定;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 原因:在古代社会土地兼并难以控制,国家政策变化对土地兼并不以过多限制;

内部资料内部使用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统治者为了增加赋税收入对政策的不断调整。

认识: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基本上都是克一弊而兴一弊,难以跳出这一怪圈;在改革过程中,人民利益并未得到根本保证,负担并未真正减轻;赋税制度的调整也仅仅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小修小补,并未从根本上进行变革;统治者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改革带来的问题必然转嫁到人民身上。 2.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齐恒公任用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政治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葵丘会盟,确立其霸主地位。 3.社会转型时期的封建化改革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和经济势力越来越强大和奴隶主旧贵族的矛盾加深,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旧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魏国李悝变法

主要内容有: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变法取得了较大成效,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楚国吴起变法

主要内容有: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秦国商鞅变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了变法,变法较为彻底。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奖励军功,按功受爵,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强了秦国势力;燔诗书以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令民为什伍,行连坐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向强大,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但其实行的严刑竣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4.封建社会整顿吏治的改革 庆历新政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为挽救统治危机,范仲淹从整顿吏治着手进行改革: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信通过恩荫做官;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但变法因触犯了守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失败。 5.综合性改革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为挽救统治危机,1069年,王安石进行变法。其变法措施涉及理财、军事、文化教育三个方面。

理财措施为变法的核心,王安石的理财思路在于: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试图不加重人民的负担而增加国家收入。实行了:

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即使农民避免了地主、高利贷商人的盘剥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内部资料内部使用

募役法,不去服徭役可以缴纳免役钱,由国家找人代替服役。这一做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将服役对象扩大到官僚、地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为了增加国家田赋收入,清查隐田,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掌握土地的多少和贫瘠程度征税。打击了官僚、地主,对农民相对有利。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性的失误。

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

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在商品短缺时卖出。稳定了市场秩序,增加了国家收入。 军事上,实行了:

保甲法:有助于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减少军费开支;但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将兵法:改变了北宋初期兵将分离的局面,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王安石整顿文化教育在于为变法造舆论,培养人才。其措施有: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在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增加明法科。

整顿太学:根据变法需要主持编纂教科书《三经新义》(被反对派攻击为:以一家之言欲盖先儒);对太学中,考试成绩优秀者授以官职。 改革失败原因

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导致最后的失败;改革中因用人不当,损害了人民利益;改革过程中宋神宗去世,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改革内容过多,难以完全消化。 由王安石变法谈对古代改革的认识 改革成败:主要取决于是否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商鞅变法属于封建化改革,顺应了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此后封建社会的改革都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生产关系,故改革难以取得成功);改革中是否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改革中遇到阻力的大小(封建社会前期进行改革易取得成效;中后期改革遇到阻力大,多以失败而告终);改革中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应对挫折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改革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讲究策略性;(改革者大多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出发,但也应适当兼顾眼前利益,找到平衡点)改革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内容不能过多,行动不能过急;改革中,不能借改革之名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 6.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要内容有: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使用汉姓和汉族服饰与汉族通婚;整顿吏治。 影响: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辽的番汉分制,金的猛安谋克制,清军入关前的八旗制度在实质上都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内部资料内部使用

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认识:

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可以实现对先进民族的征服,但在经济、文化上必然会被先进民族所同化;少数民族对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认可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

内部资料内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