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黄河文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cc1532ad02de80d4d840ec

大力发掘黄河文化 打造黄河旅游品牌

济宁人杰地灵,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而闻名天下,是“两昊”遗墟、皇帝诞生地、先哲圣人之故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始祖文化、邹鲁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是济宁古代文化积淀的精华,熠熠生辉的济宁古代文明史被我们当地人引以为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数千年来,黄河以她那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华夏文明。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黄河在济宁梁山过境30.2公里,黄河文化自然成为济宁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及黄河文化必然要想到梁山,特殊的区域位置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两河”奇观,昔日的京杭大运河在小路口镇国那里村,与北折而下的滚滚黄河欣然交汇,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奔流不息的黄河、业已沉寂的运河,共同见证了梁山人民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光辉历程,也为沿岸群众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土布刻板印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两河”文化的重要种类之一。土布又叫粗布,是几千年来民间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以前的黄河滩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织土布的习惯,土布成为农民穿衣、缝被的主要布料。土布纺织的盛行,催生了民间印染业的繁荣,推动了土布印染刻板技术的

1

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黄河滩区土布印染刻板技术辐射汶上、东平、郓城、台前、阳谷等方圆几百里区域,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 “粗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土布印染及刻板行业的兴衰,从人们衣着服饰方面见证了黄河滩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

说起黄河,很多人就会联想起黄河洪灾给滩区人民带来的一次次劫难,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滩区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抵御洪灾,不断积累经验,创造出了房台、村台和“墙倒房不倒”的独特房屋建筑风格。长期以来,为了防御黄河水患,群众建房之前都要在房基处先筑一个土台,当地称之为“房台”, 房台”就是为了保证黄河漫滩时房子不被洪水冲击。“房台”是一房一台,各自独立;“村台”则是几十户、上百户共一台,长长的台子连在一起,形成一处村落。早期的台房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房屋,其土坯墙的四个墙角特意垒筑四个砖垛,洪水到来时,人们事先将墙壁推倒,以防整座房子阻水被水冲倒,待洪水过后,重新砌垒土墙,仍可居住,这就是沿黄人家常说的“墙倒房不倒”。虽经历次搬迁,梁山县小路口镇目前仍然还有20多个村在黄河滩区居住,台房仍然是最流行的房屋建筑形式,路那里、雷口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少数黄河道古村落。为了不让融汇黄河文化的古村落慢慢消失,我们小路口镇党委、政府将这些为数不多的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采取措施加以修缮维护,旨在还原黄河滩区古村落原貌,再现滩区群众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生产

2

生活情景,后人体验黄河滩区农村发展的历程,感受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

无论是土布刻板印染技术,还是独特的房屋建筑结构,都真实地反映了黄河滩区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凝聚了黄河滩区人民的智慧,沉淀了优秀的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传承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教育、旅游等价值。

丰富多样的的黄河民俗文化值得大家去考察、去探究,独具特色的黄河自然景观同样值得大家游览观光。

走近黄河,亲密接触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润泽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亘古不息奔腾渲泄的文化之河,体验母亲河博大精深的情怀,一定会让游人感慨万千,流连往返。黄河在小路口镇国那里险工段 号坝头急转北折而下,傍晚时分,站在坝头向西眺望,落日沉向黄河,绚丽霞光覆盖河面,波光荡漾,景色奇异,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漫步黄河岸边,亲身感受黄河波涛汹涌、呼啸狂澜的恢弘气势,让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拜。黄河滩区万亩生态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堪称天然“氧吧”,置身其中可尽情享受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近年来,黄河滩区群众发挥独特的水土资源优势,用黄河水饲养野生黄河鲤鱼,用黄河滩涂沙地种植无公害西瓜,游黄河不吃黄河鲤鱼、不吃滩区西瓜是一大缺憾,品尝舌尖上的黄河滩区美味绝对是人生一大享受。另外,沿黄堤防、险工、控导工程、各类大小涵闸等治黄工程体系,横跨黄河的铁路特大桥、渡口浮桥,经济林、

3

生态林、防浪林构成的绿色长廊等等,都展现了黄河厚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描绘出人与黄河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多元化的黄河文化景观,一定会让游人不虚此行。

当前,济宁迈进了历史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继承并发掘优秀的黄河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济宁文化,加快黄河滩区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小路口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切实提高文化融合的水平和综合效益,力争使黄河旅游开发真正成为黄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繁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