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下(1-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二年级数学教案下(1-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fc2761482fb4daa58d4bed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 题

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难点: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7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6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酸奶,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2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火腿肠,动手往开分。

说明: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最少设计两种分配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分配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份插同样多各火腿肠的分配方案。 强调:这几种分配方案,都是把火腿肠平均分开。

此题的“分配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分就怎么分,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开分。借助分配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二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课 题

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苹果卡片、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2个果冻一份,8个果冻可以分几份?)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分几份?

学生汇报:每2个果冻一份,就是每次只能分2个果冻,所以每份是2个果冻;那8个果冻里包含有4个2个果冻,所以应该4份。

教师:如果每次分2个果冻,那8个果冻可以分几份?(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0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香蕉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香蕉平均分给猴子”“按每只猴子几个香蕉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24个香蕉,按每只小猴3个香蕉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分一分”完成分香蕉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3个香蕉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24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6罐蜂蜜,每只小熊可以分4罐蜂蜜,每只小熊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6,平均每份分4个,一共可以分多少份?)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教学反思:

课 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