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试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诊断学试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34477f9700abb68a982fb49

高峰一般增至6~8%,治疗2周后网织红细胞渐下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才渐升高。这一现象升为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指标。也可用此现象作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性治疗。 问答题

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

答: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急性感染、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或出血,有原发病症状,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多<100×109/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少见原粒细胞,常有明显粒细胞中毒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及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升高,无Ph染色体,治疗原发病为主。

慢粒白血病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脾肿大明显,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常>100×109/L,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粒细胞无明显中毒改变。早期病例轻或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增生极度,粒系常占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为主,原粒+早幼粒<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绝大多数病人ph染色体阳性,治疗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主,亦可行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查 名词解释

1、原位溶血:幼红细胞未成熟未释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破坏,这种现象叫原位溶血。又称为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2、代偿性溶血病:当溶血程度较轻,骨髓代偿能力足以补偿红细胞的损耗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 问答题

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红细胞寿命缩短,②红细胞形态改变,如出现球形细胞、盔形细胞、裂细胞、红细胞碎片等,③血浆乳酸脱氢酶增高,④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⑤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⑥血红蛋白尿出现,⑦Rous试验(+),⑧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⑨尿胆原强阳性。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名词解释

1. 骨髓组织:是指由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和神经构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充满其间的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所组成、分布在骨小梁之间的腔隙中的组织。

2. 骨髓增生程度:通常以骨髓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比值来反映。 3. 粒红比例(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为粒红比例。一般在2-4:1。

4.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低限。

5.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细胞均有形态异常。 6.核质比:细胞核与细胞浆的相对比值。 问答题

1.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适应症? 3.MDS各型的血液学特点?

4. 粒红比例增高及减低的临床意义?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一、二、三、四)

名词解释

1、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问答题

人体抗凝血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答:人体的抗凝血系统主要包括(1)细胞抗凝作用,如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肝细胞对进入血液的促凝物质和被激活的凝血(抗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 (2)体液抗凝作用,如肝和内皮细胞合成的抗凝血酶Ⅲ,在肝素的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丝氨酸蛋白酶,肝合成的肝素辅因子Ⅱ主要灭活凝血酶,其次灭活FXa。其它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

生理性抗凝蛋白和病理性抗凝物质的抗凝检测 名词解释

TFPI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可与Ⅶa,Ⅹa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它们失活.若TFPI水平降低易患血栓性疾病.其临床意义为TFPI减低可见于: 严重创伤, 广泛手术等, TFPI 增高可见于妊娠. 问答题

DIC的筛选和确证实验有哪些及其判断标准.

DIC初筛实验有1血小板计数<100X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 2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3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 DIC 确证实验有1.3P实验阳性

2.纤溶酶原含量减少

3.凝血酶时间延长3S以上 纤溶活性检测 一.名词解释

3P试验: 即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的缩写, 中文叫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其原理为受检血浆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复合物时,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释出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为阳性结果,可见于DIC的早,中期,阴性可见于正常人,晚期DIC. 二.问答题

反应纤溶活性的实验室诊断有哪些,列举6个以上,分别讲述其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测 名词解释

比粘度: 相同体积的血液、血浆或血清,通过一定长度和内径的玻璃毛细管所需时间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所需时间的比值分别称为血液、血浆或血清的比粘度。 血液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一、名词解释

原发性纤溶症: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后者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的血浆水平及其活性降低。常见于胰腺手术和恶性肿瘤等。 二、问答题

DIC的实验诊断标准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名词解释

Du : Du是D抗原的一种变异型,为一组弱D抗原,它不能与所有抗D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易被误定为Rh阴性,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时需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 问答题

为什么说交叉配血试验是安全输血的保证? 尿液检验 名词解释

1、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称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

2、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产生蛋白尿,尿中既有中、小分子蛋白,也可见大分子蛋白,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疾病的后期,以及全身性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3、多尿:尿量多于2500ml/24h,称多尿。可见于肾脏疾病和某些内分泌疾病。 问答题

1、简述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2、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 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等因素损伤后静电屏障作用减弱和(或)滤过膜孔径增大,使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过,可见于各类原发和继发的肾小球疾病。 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主要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 粪便检查 名词解释

1、柏油样便:大便呈黑色,且稀薄、粘稠、发亮,形似柏油。这是由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后变为正铁血红素,叶淋及硫化铁,后者刺激小肠分泌过多粘液而引起。见于消化道出血。

2、白陶土样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或缺如,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或缺如,便大便呈白陶土色,这种大便称白陶土样便。 问答题

1、试述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试述溶组织和结肠阿米巴滋养体的鉴别要点。

1、原理:隐血是指胃肠道少量出血,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实,还对可利用血红蛋白有关的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显色,通过这种方法检测有无消化道少量出血。

临应意义:对慢性消化道出血,如:消化性溃疡,药物对胃粘膜的损伤、肠结核、克隆病等和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的筛选均有重要价值。 2.答:

溶组织阿米巴 结肠阿米巴 大小20~40um20~50um

细胞质特点内、外浆分界清楚,内层呈细颗粒状,外层透明内、外浆分界不清,呈粗颗粒状 伪足与运动外质伸出舌状和指状内点,有方向性,使整个虫体沿伪足伸出方向迅速移位伪足短而钝,伸出缓慢,且无一定方向,虫体很少移动位置 内含物常吞有红细胞无红细胞,常有多量细菌及颗料 核一个,不易见到一个,颇易见到 痰液检验

一.名词解释:

心力衰竭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后称为含铁血黄素细胞,又称心力衰竭细胞,见于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淤血、肺梗塞及肺出血患者。 二.问答题:

痰液检查可以发现哪些寄生虫卵和蚴虫?

可见肺吸虫卵、阿米巴滋养体、蛔虫蚴、钩虫蚴、肺包囊虫病的棘球蚴等。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名词解释

基础胃液量: 经12小时空腹后,在吞管、胃管成功后应用电动负压、吸引器,以4.0~6.67Kpa负压持续抽取1小时所得胃液总量称为基础胃液量。正常约为10~100,大于100ml为增多,见于胃泌素瘤等疾患,小于10ml为减少,见于萎缩性胃息等疾患。 问答题

请描述正常十二指肠引流液的一般性状? 正常十二指肠引流液的一般性状

检查项目D液(十二指肠液)A胆汁B胆汁C胆汁 量(ml)10~2010~2030~60随引流管留置时间而异 颜色无色或淡黄色橙黄色深褐色金黄色

性状透明或微浊、轻粘稠透明、略粘稠透明、粘稠透明、略粘稠 PH(约为)7.67.06.87.4

比重 1.009~1.0131.026~1.0321.007~1.010 团絮状物可有少量无无无 脑脊液检查 名词解释:

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脑瘤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即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问答题: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有哪些? 浆膜腔积液检验 名词解释:

浆膜腔: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在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 问答题:

如何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生殖系统体液检验 名词解释: 1、无精子症 2、无精液症 3、精液过多

1、取精液一滴于玻片上,加盖玻片后于低倍镜下观察全片有无精子。如无精子,应将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