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工程计组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黑工程计组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3e27cbb960590c69ec376d3

A. B. C. D.

仅能有一个操作数,它由地址码提供 一定有两个操作数,另一个是隐含的 可能有一个操作数,也可能有两个操作数 如果有两个操作数,另一个操作数是本身

65. ( B )方式对实现程序浮动提供了支持。 A. B. C. D.

变址寻址 相对寻址 间接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66. 在计算机中,存放微指令的控制存储器隶属于( D )。 A. B. C. D.

外存 高速缓存 内存 CPU

67. CPU中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B )。 A. B. C. D.

存储器容量 机器字长 指令的长度 CPU的管脚数

68. 以硬连线方式构成的控制器(控制单元)也称为(A )。 A. B. C. D.

组合逻辑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存储逻辑控制器 运算器

69.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D) A. B. C. D.

CPU响应中断期间仍执行原程序

在中断过程中,若又有中断源提出中断,CPU立即响应 在中断响应中,保护断点、保护现场应由用户编程完成 在中断响应中,保护断点是由中断响应自动完成的

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 A )标志,以防本次中断服务结束前同级的

70. 在中断系统中,

其它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导致干扰。 A. B. C. D.

中断允许 中断请求 中断屏蔽 中断保护

三、简答题 1. 2. 3.

直接程序传送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的异同。 什么是RISC?简述它的主要特点。

什么叫指令?什么叫微指令?两者有什么关系?

4. 5.

比较先间址后变址于先变址后间址的区别,试画图进行比较?

机器指令包括那两部分?微指令包括那两部分?程序靠什么实现顺序执行?靠什么实现转移?微程序靠什么实现顺序执行?靠什么实现转移?

6. 7. 8. 9.

解释下列概念:中断向量,向量地址,中断向量地址,中断向量表,说明程序中断方式的工作过程 冯.诺依曼原理的内容。

什么是溢出?在定点机中如何判断补码加减法运算是否溢出,试写出两种溢出判断的的方法 ? 就中断方式作如下的回答

①、什么是中断 ②、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包含几个部分 ③、中断请求触发器和中断屏蔽触发器

10.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浮点运算溢出,出现浮点运算溢出后如何处理? 11. 浮点加减运算时,为什么要进行对阶?说明对阶的方法和理由。 12. 比较基址寻址方式和变址寻址方式的异同。 13. 试比较算术移位和逻辑移位。 14. I/O有哪些编址方式?各有何特点? 15. 试比较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址?(异同) 16. 试比较SRAM和DRAM的区别。

17. 控制单元的功能是什么?其输入包括哪些内容(信号)?输出的内容是什么? 18. CPU的有哪些功能?画出其结构框图并简要说明每个部件的作用。 19. 什么是多重中断?实现多重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20. 简述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1. 什么是RISC?简述它的主要特点。

22. 提高访存速度可以采用哪些措施,请至少说出五种措施。

23. 计算机存储系统分哪几个层次?每一层次主要采用什么存储介质?其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的相

对关系如何?

24. 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有几种常用的刷新方式?

25. 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机器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三者有什么关系?

26. 某机器采用三地址指令,具有常见的8种寻址操作。可完成60种操作,各种寻址方式均可在2K主存

范围内取得操作数,并可在1K范围内保存运算结果。问应采用什么样的指令格式?指令字长最少为多少位?执行一条指令最多要访问多少次主存? 27.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功能。 四、计算题 1. 2. 3. 4. 5. 6.

求有效信息位01101110的海明校验码。

已知X=13/32,Y=-27/32,用补码一位乘计算X·Y。 已知X=+11/16,Y=+7/16,用变形补码计算X+Y。

已知接收到的海明码(按配偶原则配置)为1100111,检查上述代码是否出错?第几位出错? 已知X=13/32,Y=-27/32,用补码两位乘计算X·Y。

一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用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片时,各需要多少片?如何连接(串联,并联)? 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7. 8.

已知X=-0.1100,Y=-0.1000,求X+Y。

已知X=55/64,Y=-23/32,计算x﹒y。(可用任何算法,必须写出过程)

9. 已知接收到的海明吗(按配偶原则配置)为0100111,检查上述代码是否出错?如果出错,请问第几位出错?

10. 用补码两位乘法,计算X·Y,X=-0.1011,Y=-0.1101 11. 计算数据1010的海明编码的形式(按配偶原则) 12. 某计算机指令格式如下:

θ λ D 其中,θ为操作码,代表如下一些操作: LDA:由存储器取数据到累加器 A LDD:由累加器A送数据到存储器

ADD:累加器内容与存储器内容相加,送结果到累加器. λ为寻址方式,代表如下一些寻址方式: L:立即寻址方式 Z:直接寻址方式

B:变址寻址方式,变址运算为加 J:间接寻址方式 D为形式地址,变址寄存器内容为0005H

今有程序,请把执行下边程序后存储器各单元的内容填于下表中。 LDA BJ 0005H ADD JB 0006H ADD L 0007H LDD J 0008H ADD Z 0007H LDD B 0006H

存储单元内容 地址 程序执行前 0004H 0005H 0006H 0007H 0008H 0009H 000AH 000BH 000CH 000DH 000EH 000F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08H 09H 0AH 0BH 0CH 0DH 程序执行后 13. 已知机器字长n=8,X=-44,Y=-53,求X+Y,X-Y。

14. 已知2[X]补=1.0101001,1[Y]原=1.01011000,用变形补码计算[X]补+[Y]补 ,并判断有无溢出。

215. 已知1[X]补=1.0101001, 2[Y]原=0.1101100,用变形补码计算[X]补+[Y]补 ,并判断有无溢出。

216. 已知X=-0.1001,Y=0.1011,用补码加减交替法(不恢复余数法)计算X/Y。

17. 已知X=23×13/16,Y=24×(-9/16),假设阶码取3位,尾数取6位(均不包括符号位),计算X×Y

(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运算)。

18. 已知X=26×13/16,Y=23×(-15/16),假设阶码取3位,尾数取6位(均不包括符号位),计算X/Y

(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运算)。 19. 将(178.125)10转换成短浮点数格式。

20. 把短浮点数1100000111001001000000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数。

21. 设计算机准备传送的信息是1010110010001111,生成多项式是x+x+1,计算校验位,写出CRC码。 22. 将(-0.1101)2用IEEE短浮点数格式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