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01b54fe518964bcf847ce3

4. 教育的情感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情感的鼓舞和感召力量,激发学生

丰富的想象力和情绪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气氛中得到心灵陶冶和精神升华的创造性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善用赞美,少用批评;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5. 教育的暗示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利用眼神、表情、动作、

体态以及其他符号形式,通过含蓄、间接的手段,在学生无对抗、无抵制的状态下,促使他们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

6. 教育的幽默艺术是指教师运用诙谐、滑稽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教育方式,营造一种情

趣横生、含蓄隽永、引人发笑而又令人回味深长的艺术情境,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过程。

7. 教育的合作艺术是指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积极互动的过程

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实现教育主体之间协同活动、共同提高的艺术活动过程。

8. 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认知、反思、探索、提炼与升

华等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形成与自己个性特征相符的特定教育理念、教育技艺、教育风度的稳定结合和综合表现。

9. 教育艺术风格的特点: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

10. 影响教育艺术风格的因素:一、社会客观因素:社会文化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对象;

二、个体主观因素: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个性特征。

11. 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1、观察模仿阶段,2、移植借鉴阶段,3、自主创新阶段 第七章

1. 班级 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

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2. 班级组织 是学校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

目标、有计划地执行教育与管理职能的正式群体。

3. 班级组织的发育: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

4. 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的群体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

构。

5. 班级组织的特点:班级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班级组织中师生交往的直面性与多面性,

情感是班级组织中主体之间的纽带。

6. 班级组织的功能: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社会需要与班级

主体的多方面需要,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体现在(传递社会价值观,知道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综上所述,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在其对象、内容、方式及水平、效能等方面都具有特点。 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体现在(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与校正功能)。 7. 班级管理即教育者与班级中全体学生一起为着既定的目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

组织、调控、沟通、评价等手段,不断创造和整合班级教育资源,优化班级生态环境,促进合作与沟通,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8. 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制度管理、文化建设、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等内容。

9.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组织好班级活

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基层组织和协调工作。

10. 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方法:创造性地设计班级目标,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协调好

班内外各种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 11. 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良好的人际交往倾向,良好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

丰富的知识经验,个性魅力。 第八章

1.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搜集、分析、整

理信息和资料,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 教育评价的功能:定向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鉴别功能,激励功能。 3. 教育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及用途: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对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根据参照标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 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5. 教育评价的过程:准备、实施、总结。

6. 教育评价的实施:宣传动员、搜集评价信息、整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