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考题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管理思想史(考题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181947336c1eb91a375d74

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16、行为科学: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17、人际关系学说: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缓解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思路,这就是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职工是社会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18、霍桑试验: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车间照明试验,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访谈计划试验。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19、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及其行为动机的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关于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他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20、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一词最初由K·勒温于1939年提出,后来得到广泛使用,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44年,卡特·卢因首先用“团体动力学”的名称来指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程序。

21、保健因素:保健因

素,是指它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卫生保健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样的,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保健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的。

22、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权变理论认为,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地进行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3、经理角色:美国行为科学家明茨伯格等人首先创立的经理角色理论, 是一种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领导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 经理一般都担任十种角色,即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企业家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经理的上述角色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经理是一个全面负责的人。从另一方面来看,经理也是一个专业工作者。

24、管理方格论: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1964年指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的结合。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管理的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即或者是科学管理,或者是人际管理;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应该采取各种综合领导方式,该领导方式可用方格表示: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自下而上,关心的程度由低而高;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自左而右,关心的程度由低而高。共有81个小方格,代表着81种\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的比例相结合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格论可用来培训管理人员。

25、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

26、控制论: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学科。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27、突变理论: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述。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时,系统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雷内·托姆指出: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随参数的再变化,又使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那么,系统状态就在这一刹那间发生了突变。突变论给出了系统状态的参数变化区域。

突变论提出,高度优化的设计很可能有许多不理想的性质,因为结构上最优,常常联系着对缺陷的高度敏感性,就会产生特别难于对付的破坏性,以致发生真正的\灾变\。

28、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即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该学派的管理学家往往通过对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分析来论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29、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权变理论学派以超Y理论为理论基础。

30、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5

31、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32、知识管理:彼德·德鲁克作为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概念的学者,198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新型组织的出现》的论文。指出在经历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命令——支配型组织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将进入新的形态: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表明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管理的时代。 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发现以及感悟所得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人类经验的结晶。知识管理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在知识型企业中最为显著。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以知识投入,知识传播,知识转化和创新为目的社会经济组识。

33、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了解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者是图像、印象等。心智模式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34、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

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合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35、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

36、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控制,计划,领导,协调,组织等方面都渗入文化的因素,以文化贯通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并不是如质量管理或本管理那样的一种具体的管理方式,它更接近于一种管理理念,用文化这个\工具\对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塑造,以打造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管理模式。

四、简答题: 1、简述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答: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互相关系等。

(1) 研究不断发

展的管理实践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2、简述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答:(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3、威尼斯兵工厂的主要管理经验。

答:威尼斯在1436年建立了政府的造船厂,即兵工厂。威尼斯的兵工厂后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占有陆地和水面面积60英亩,雇用一两千个工人。

(1)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兵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 (2)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 (3)在生产部件和装配中实行标准化管理。实行会计控制,认识到并应用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的技术,在用料等方面实行成本控制。 4、古罗马农庄管理提供的基本经验。

答:古罗马农庄管理提供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经验。罗马人应用明智讲理和良好管理的方法来解决农庄管理问题。提出农庄主在视察农庄时,应该注意工作的进展情况,有些什么事情已做好,还有些什么事情没有做,然后他应该把监工人员召集来并要他们报告已做了些什么事情,并询问为什么未能完成其余的事情。农庄主应该给监工一份全年的书面工作计划。对监工来说,应承担维持纪律等职责。

5、格札里提出的王者的品质和不能有的四种缺陷。

答:格札里提出的王者的品质是(1)公正(2)智慧(3)耐心(4)谦虚 不能有的四种缺陷:(1)嫉妒(2)傲慢(3)狭隘(4)怨恨

6、万里长城工程建设中体现的管理特点。

答: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命令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时,役使40多万人把原来燕、赵、秦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并加以扩建而成的。万里长城总长6000多公里,气势雄伟。长城建筑在地势险峻的山巅,工程复杂而浩大,而当时施工仅凭肩挑手抬,其困难可想而知。长城的建设,第一是有严谨的工程计划。对工程所需土石及人力、畜力、材料、联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使工期不至于延误。第二,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工程验收制度,如规定在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箭头碰墙而落,工程才算合格。否则返工重建。第三,有效的分工制。长城建设在事先确立走向前提下,分区、分段、分片同时展开,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步性,体现了有效的分工。

7、北宋丁谓的“一举三得”重建皇宫方案。

答:丁谓首先在皇宫前开沟渠,然后利用开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人沟中,使船只运送建筑材料直达工地。工程完工后,又将废弃物填人沟中,复原大街,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使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设的过程,同现代系统管理思想何其吻合。丁谓主持的皇宫修建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智慧的管理实践。

8、孟子“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

答:孟子主张对被管理者要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说服教育,

6

反对惩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是以权压人,单纯靠规章制度惩罚人,还是靠说服教育,靠到底感化,使被管理者口服心服,这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主张“以德服人”实际上就是古代的情感管理方式,是孟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特点。

9、简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答: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工厂制度的建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10、简述巴比奇的管理思想

答: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这与对作业的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方法很类似。

2.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即: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节省了学习中所耗费的材料;

节省了一道工序转变到另一道工序所耗费的时间,肌肉得到了锻炼就更不容易疲劳;节省了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由于经常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人工作速度加快;促进了工具和机器的改进,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还指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可以进行劳动分工。

3.在劳资关系方面,巴比奇是工厂制度的保护者,强调工人要认识到工厂制度对他们有利的地方,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

巴比奇在对制造业的研究中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方法,认识到为争取工人的合作必须提供新的刺激,他努力寻求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建立新的和谐关系,所有这些使他在管理方面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11、简述普尔关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

答:普尔从麦卡勒姆的成果中发现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第一,组织原则。第二,沟通交往的原则。第三,信息原则。

12、简述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答:1.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2.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3.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也使培训和管理企业的员工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4.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13、简述泰勒提出的“心理革命”的主要内容。

答:泰勒认为,真正的科学管理和只追求效率的一阵风式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雇主和工人之间都必须进行一场“心理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就是双方把注意力从分配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转向增加剩余上,以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共同使剩余额猛增,以致工人工资和制造商的利润都大大增加。

14、简述拔佳制的基本原则

答:拔佳制是由拔佳(Bata.Tomas)在学习福特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符合科学管理精神的管理制度,拔佳制的基本原则是:

1.“让工人思维,让机器工作”。

2.“建立自己的供产销系统和全球经营战略”。

3.“顾客是企业的主人”、“为公众服务”。

4.“生产和利润不是目的,而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手段。”

5.“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是企业的首要职责”。

15、根据法约尔的理论,“经营”和“管理”有何不同。

答: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

法约尔认为,“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它的内涵中包括了管理。法约尔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第一次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处在六项职能的核心地位。法约尔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又进一步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法约尔认为领导和管理不同,领导是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寻尽可能大的利益以引导企业达到目标,就是保证六项基本职能的顺利完成

16、简述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答: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的。理想的行政集权组织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有确定的组织目标。

(2)明确的分工。 (3)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4)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5)职业管理人员。管理者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

(6)遵守规则和纪律。 ⑺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17、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

答:概括地说,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有:

1.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2.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即不要用委员会来进行管理。

3.统一指挥。 4.专业参谋和一般参

7

谋。

5.工作部门化原则。 6.授权原则。 7.责权相符原则。。 8.控制幅度原则。 以上的8项管理原则基本上代表了古典管理理论在管理原则这一问题上的观点。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18、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这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得企业主感到单纯用传统管理理论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利润。有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理论。这就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思考: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对人的研究,梅奥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方向。行为科学就在大萧条中的霍桑实验后开始兴旺起来了。

19、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

答:(1)车间照明

试验。试验目的是研究照

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试验目的是了解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便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

(3)访谈计划试验。试验目的为了解职工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为了研究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及其奖惩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而设计出来的一组试验。

20、人际关系学说的内涵。

答:(1)职工是社会人。“社会人”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梅奥等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对待他们。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梅奥认为,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体系。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

21、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于1943年和1954 年先后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两部著作,阐述了他的需要理论。马斯洛也认为,人有各类需要,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1.人类需要是有层次的。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这些需要的层次并不都是一定按这个顺序,有时候人的需要是模糊不清的,对某种需要表现的强度也不一样,需要因人而异。

3.人们一般按照这个等级系列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4.一般讲来,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以后,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起推动作用。但当较低级别的需要受到威胁时,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5.人的需要还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同年龄和地位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

22、复杂人假设的主要内容

答:复杂人的假设是沙因提出的。沙因认为,前面三种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但是,人有着复杂的动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种。沙因提出,复杂人假设的内容有五点:

(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性很大。

(2)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因此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

(3)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与同事间相处的状况。

(5)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出不同的反应。

23、归因理论的主要内涵

答:(1)行为的归因。指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推论。

(2)心理活动的归因。指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成什么原因。

(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某些情景中会产生怎样的行为。

24、简述经理职务的类型

答:(1)联系人(2)政治经理(3)企业家(4)内当家(5)实时经理(6)协调经理(7)专家经理(8)新经理

25、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

答: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各种观点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对外界施加影响的系统。为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把企业分成一些不同的结构模型,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伍德沃德分类法2、皮尤等人的分类法3、劳伦斯等人的分类法4、赫里格尔等人的分类法。

26、简述四象限理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