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2011修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土地复垦方案2011修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38b2eb551810a6f524863d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简介

2.1.1 生产项目名称、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项目名称:xxxx矿区 项目位臵: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开采矿种:铁矿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xx 服务年限:xx 矿区面积: 用地规模: 土地权属关系:破 2.1.2 项目区位置及矿区范围

1、项目区交通位置

xx位于xx省xx市xx区凤凰镇xx北200m。区内有公路与外部相接,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详见图2-1—交通位臵图)。

2、矿业权设置

图2-1 交通位置图

表2-1 各拐点编号及坐标一览表

7

2.1.3 矿区资源概况

根据《xx省xx市xx区xx矿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资料,截至2007年12月31日,xx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5273.1万t,TFe平均品位51.57%,其中(111)3255.1万t,(122)872.7万t;(111b)4159.8万t,TFe平均品位51.69%;(122b)1113.3万t,TFe平均品位51.12%;铜金属量9895t,平均品位0.192%;钴金属量6636t,平均品位0.0153%。

根据《xx省xx市xx区xx矿区矿山储量年度报表(2009年度》,截止2009年末,xx矿区保有资源储量5141.4万t,其中:(111)3146.4万t,(111b)4028.1万t;(122)872.7万t,(122b)1113.3万t。xx矿区于2007年6月开始生产,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300.0万t,其中:(111)3282.0万t,(111b)4186.7万t;(122)868.4万t,(122b)1113.3万t。伴生矿产资源量(333)铜矿石量4906.7万t,铜金属量10411t,钴金属量6677t。经过三年开采,累计动用资源储量为185.5万t。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2.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臵

项目区所在xx区位于xx市东北部,东经118°08′~118°30′,北纬36°39′~36°37′。全区平均气温12.2℃。xx区土地总面积668 km2,东邻青州市,西接张店区、桓台县相邻,

8

南与淄川区、青州市,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地理位臵优越,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xx半岛的咽喉要道。

xx矿区位于xx市xx区凤凰镇xx北,隶属凤凰镇管辖,矿权范围大部分位于朱台镇内。

2、气象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秋季天高气爽。据xx市气象部门各年统计资料,各年平均气温12.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1℃(1955.7.21),极端最低气温-23℃(1972.1.6),多年平均降水量637mm,历年最大降水量1237.1mm(1964)年,历年最小降水量250.9mm(1989年),各年平均蒸发量2080mm,历年族最大冻土厚度0.48m。

3、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xx盆地的东北端,属山前平原区,地势较为平缓,南高北低,海拔标高27~28m,全区均为第四系覆盖。(矿区地貌见照片2-1)。

照片2-1 矿区地貌

2.2.2 地质

xx矿床位于鲁西地块(Ⅱ)东北部、鲁中隆块(Ⅲ)北部、泰山—沂山隆起(Ⅳ)北东、邹平—周村凹陷(Ⅴ)北缘。东邻北北东向的淄河断裂带,北靠齐河—广饶大断裂。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构成本区构造主要格架,并控制着金岭闪长杂岩体的产出形态和矿床的展布空间。

矿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

奥陶纪马家沟组(OM)是由三套灰岩组合夹三套白云岩组合构成,总厚度800m左右。自下而上包括东黄山段、北庵庄段、土峪段、五阳山段、阁庄段、八陡段6个岩性段。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区内马家沟组地层主要为其上部的阁庄段、八陡段。石炭纪~二叠纪月门沟群(C-Py)分布于金岭闪长杂岩体的北部和东南部,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纪马家沟组之上,含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三个岩性组。xx矿床上覆第四纪山前组(QS)厚度在156.11~229.28m之间。岩性为黄土状粉质粘土、黄土状粉土、粉土、粉质粘土混姜石或夹姜结石透镜体。

矿区位于xx断陷向斜盆地北缘,金岭短轴背斜的东北端。金岭短轴背斜轴向为NE60°,由SW向NE倾伏,核部为中生代燕山期闪长杂岩体,两翼为奥陶纪及石炭、二叠纪地层。

9

在岩体与奥陶纪灰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为铁矿赋存有利部位,形成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矽卡岩型磁铁矿体。 2.2.3 水文

1、含水层的分布及特征

矿床主要有第四纪砂砾石孔隙含水层和部分矿体顶板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1)第四纪砂砾石孔隙含水层

第四纪砂砾石孔隙含水层是矿床内的主要含水层,分布广泛,厚度一般10~20m,水位标高-10m左右,埋深40m,水力坡度2.5%左右,流向由东南向西北。钻孔单孔涌水量2.044~6.708L/S.m,渗透系数为20.12~23.30m/d。该含水层水量丰实,渗透性强,补给充沛,连通性好。

(2)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主要岩性为石灰岩、大理岩,是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分布于矿床北部,隐伏于石炭纪地层之下,该层埋深350~600m,埋藏深度南浅北深。岩体周边灰岩为矿体的直接顶板或底板,不论在地表或者地下,岩溶不发育,裂隙则比较发育,是地下水的主要运移通道和蓄水空间。灰岩地下水为矿区各矿床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钻孔单位涌水量0.02~0.032L/S.m,渗透系数0.04~0.085m/d。

2、隔水层的特征

(1)第四纪砂砾石层下部亚粘土及含砾亚粘土层,其分布广泛,厚度其分布广泛,厚度为23.26~99.79m。根据矿山抽水实验表明,该层渗透系数0.0011m/d,透水性差,单位涌水量为0.012 L/s.m,渗透系数为0.0011m/d,是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的良好隔水底板。

(2)燕山期闪长岩:在矿床南部广泛分布,向北隐伏于石炭纪、奥陶纪地层之下,并逐渐延深。闪长岩岩石致密,裂隙不发育,裂隙率为1.56‰,且多被粘土质充填,其风化裂隙深度在70m内。其富水性很弱,渗透性极差,形成了矿床南部及西南部阻水边界。矿区东部外缘有金岭断层,北部奥陶灰岩深埋于石炭系地层之下,西部有张店断裂,形成阻水边界,在这种情况下,使矿床内灰岩地下水呈封闭状态存在于矿床范围内。

3、地下水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

xx区境内河流属小清河系,主要有淄河、乌河,另外还有其它的小河沟。河流流向受地貌控制,多呈南北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