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冀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3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58fae9aeaad1f346933f97

二、导入新歌

1、师:刚刚听到的歌曲是一首流传很广深爱人们喜爱的一首民歌,谁知道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曲名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设想:通过引导同学进行探索节奏特点,体会歌曲的节拍。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旋律。同学模仿老师拍击《沂蒙山小调》的节奏型,老师伴奏。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山东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三、新授:

1、介绍山东文化,导入歌曲。

出示:祖国政区版图:指示山东的地理位置:同学讲述沂蒙山的历史,革命老区的故事,游击队的故事。红嫂支援解放军的故事等。歌曲简介:简单的和同学交流:谁知道山东产什么?(烟台梨、枣、寿光苹果、)谁会说山东话。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2、学习歌曲:

(1) 听歌曲录音,感受民歌手歌唱的音色、感情。(给同学完整的印象):出示大歌片:实物投影仪:提示:a有的同学在轻轻的跟着唱,老师喜欢这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同学真聪明。b比一比谁学的最快。2-3遍争取学会。c请你说说哪好听?为什么好听?生:尾音/觉得很愉快、旋律优美。

(2)学习歌词:注意:ang ao 韵母的归韵,口形的统一。

请同学们念一遍歌词。 不懂的地方,小组学习:生互相提问、回答、理解歌词内容。 (4)练一练,比一比:

分小组练习,注意歌曲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比一比的标准:从曲调演唱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演唱情绪是否符合歌曲的要求。对优胜的各组采取奖励,奖励方式由学生选择。

四、音乐活动:民歌会

五、课堂小结,学生生随音乐出教室。

师: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



第三单元 摇篮曲集锦

教学内容:

1、听赏轻音乐《摇篮曲》(德 勃拉姆斯)、童声合唱《摇篮曲》(奥 莫扎特)、《宝贝》(印尼民歌)、女声独唱《摇篮曲》(东北民歌)

13

2、唱歌《摇篮曲》(舒伯特)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时咏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本单元包括几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摇篮曲: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写的《摇篮曲》、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和印尼民歌《宝贝》。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中外名曲《摇篮曲》和印尼民歌《宝贝》,感受不同体裁的《摇篮曲》风格,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能够用自然圆润、优美抒情的声音和恬静温柔的情绪演唱歌曲。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自信和快乐。

4、体会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使学生受到爱的感悟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感悟几首摇篮曲在表现音乐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数码钢琴、歌曲(乐曲)CD、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勃拉姆斯的轻音乐曲《摇篮曲》。 1、初听乐曲。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改编的轻音乐,同时随着音乐的起伏,用手画出旋律线。 2、师生共议与归纳: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童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旋律平静、优美、舒缓,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充满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由于摇篮曲细腻、柔美、贴近生活的音乐特征,这一体裁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3、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4、同学们随着教师钢琴的弹奏,哼鸣《摇篮曲》的旋律。哼鸣时要求气息深沉、

14

流动、徐缓,双唇略闭,口腔内有微微含水的感觉,去追求柔美、细腻的音色。 5、小结:什么是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

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甜美,节奏型带摇篮的动荡感,充满了母亲对孩子诚挚的爱和祝福。

6、引导讨论与归纳: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 ,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仿佛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歌曲为大调式,单二段体。每一乐句的起音均从3/4拍的第三拍开始,作曲家巧妙的把节奏作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 二、欣赏莫扎特的《摇篮曲》(童声合唱)

1、导入: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写过摇篮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谱写的《摇篮曲》

2、初听

1)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说说感受。 3、复听

1)了解歌词内容

2)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4、唱一唱

1)哼唱《摇篮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有感情地跟唱《摇篮曲》 5、动一动

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听赏的感受(体会伟大的母爱),教育学生要报答母亲。

第二课时

一、欣赏印尼民歌《宝贝》

15

⒈初听歌曲

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2、再听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 3、再听歌曲,学生可轻声跟唱。 4、说说听后的感受。 二、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⒈导入:我们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 2、初听东北民歌《摇篮曲》 提问:①这是我国那个地方的民歌?

②力度、速度怎样?) 板书:速度:舒缓 力度:轻柔

3、复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情绪。 4、介绍歌曲有关背景:

歌曲作者郑建春根据长期农村生活的积累和对农村妇女的了解,于1960年初,写了这首《摇篮曲》。歌曲抒情恬静,旋律轻柔,速度徐缓,这首歌借鉴流传全国的古老民歌《孟姜女》的音调而创作,保留着东北民歌的韵味,描绘了月下轻歌的母亲形象,倾诉了母亲对子女的殷殷期盼之情。1987年这首《摇篮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教材专家会议选入《亚太地区歌曲集》中。

5、再听歌曲,分析歌曲,之后学生唱一唱。 ⑴分析东北民歌《摇篮曲》情绪:(分析后唱一唱)

情绪: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温存、亲切、安宁;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的爱)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⑵、前八小节: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后半部分出现了连续点八分音符,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加上一字多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的柔情。在演唱时要唱出节拍的强弱。(唱一唱)

⑶、注意运用鼻、头腔共鸣,使声音甜美、明亮、连贯

⑷、注意体会东北民歌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比较刚直的风格,做到咬字吐字清晰且自然亲切,具有口语化(分析后唱一唱)

6、与前两首《摇篮曲》相比,每首歌曲在情绪与速度、力度上有什么异同?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