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老师》练习语文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老师》练习语文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6c28e8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5

7 我的老师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国语言。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叙述莎利文老师对一个盲聋哑儿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育,体现了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美好心灵。 3.重点突破

作者为什么把沙莉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第一天看成是“最重要的”一天?

提示:莎利文老师的到来,用教育和爱心改变了作者的命运。莎利文老师为“我”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并以极大的温和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对“我”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了“我”对生活的信心,让“我”尝到了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激动滋味。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会了拼写,增长了知识;教“我”热爱自然,同时,又让“我”直接地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师教会“我”爱,引导“我”向生命的新境界奋进。 4.学法点津

侧面烘托的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侧面烘托,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典型例题】课文写“我”拼写单词时的美好感受,写暴风雨来时“我”在大树上的恐慌,写“我”对爱的追问……这些心理描写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烘托;这些心理描写,从侧面写出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表现了老师的可敬可爱。

【技法点睛】侧面烘托能够起到以下作用:①侧面烘托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②侧面烘托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③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钥匙( ) 无垠( ) 骚动( ) 筑巢( ) .... 毛pī( ) 寻mì( ) chān( )扶 心fēi(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1)间 (2)模 (3)刹 ( ) ( ) ( ) 3.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开始用这种新奇的观点观察事物。(新鲜特别) ..B.她还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这里指用作者能感知的方法来介绍) ..C.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扰乱,使地方不安宁) ..D.莎利文老师用她的手臂温存地围着我的脖子。(温柔体贴) ..

4.根据提示修改病句。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对生活的热爱。

1 / 41

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句。修改: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句,将“”改为“”。 5.结合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下面的语句。 (1)周围死一般地沉寂。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 .... 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去了。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

(2)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 ...... 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含义是;“有可能学习的毛坯”的含义是;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深深的之情。 6.教师节就快要到了,请你仿照下面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敬爱的老师拟写一条教师节 短信。

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 仿写:

7.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

2 / 42

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哩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8.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主动请缨,执教山村→→村民铺路,真情送行→

9.品读全文,谈谈“我”为何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10.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1.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2.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 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shi yín sāo zhù 坯 觅 搀 扉

2.(1)jiān 中间 jiàn 间隔 (2)mó 模仿 mú 模样 (3)chà 刹那间 shā 刹车 3.C(解析:骚动:形容被风吹动的树叶不停地抖动的样子。) 4.(1)①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 (2)③?。5.(1)这一系列动词,使景物、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既渲染了环境氛围,又生动地写

3 / 43

出了海伦当时感到陌生、无助,非常害怕、非常孤独的心境。 (2)莎利文老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并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需要合适的引导感激

6.示例一:您如风拂过,催百花竞放;您如艳阳普照,使万木葱茏。辛勤的园丁,衷心祝福您! 示例二:岁月在您脸上镌刻下苍老的年轮,您的身旁却崛起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感谢恩师!

7.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8.听从劝告,决定回城深受感动,教师返校

9.示例:因为这是用心铺就的充满深情的路,既包含着乡亲们的感恩、尊师之情,又蕴含着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学生走出大山的奉献之心。

10.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种选择比作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教师面对抉择时矛盾纠结的心理。

11.示例:动作描写;这句话运用“围、仰、拉、拽、哭”等一系列动词,细致传神地描绘了孩子们挽留老师的场景,表现了孩子对老师的不舍之情。

12.示例: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美的天使。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有了您,大地才充满春意,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4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