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微专题1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气候变化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微专题1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全球气候变化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72f5b1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a)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b)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c) 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 加试要求 1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b)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6.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b)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c) 7.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d)

互关系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

地理 要素 成土 母质 对土壤的作用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气候 度; (2)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生物 (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 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地形 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2)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实例 2

影响土壤的发育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 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 理环境 具有统 一的演 化过程 地理要 素的变 化会“牵 一发而 动全身” 一个区 域的变 化不可 避免地 影响到 其 他 地 区 3.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3

b级特别提醒 全球变暖并不是任何地区、任何时间气温都升高。首先全球变暖是指气温波动上升,有的年份气温也会降低;此外,全球变暖是就整体而言的,局部地区也存在气候变冷的现象。 (2)全球变暖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