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案例分析(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证据法案例分析(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7bfd44e2bd960591c67704

案 例 讨 论

(注:同学们先预习、下周三上课时带纸质材料讨论使用。)

案例一:

被告人董某(1978年9月出生,男),自1995年3月始在某纺织有限公司做临时工,深受经理的信任,被安排在仓库当保管员。1995年7月至11月间,董某分数次将仓库内价值1万余元的高级色纱盗出,藏在其表哥李某处伺机卖出。12月初,董某的行为被公司发现,被迫交出所盗的色纱。该公司念其年轻,也已经将所有色纱退还,故不再追究其责任,只于 12月6日作出将董某开除的决定。董某心中不服,继续在公司滞留住宿。12月11日下午,被公司经理发现后,又遭到训斥和驱赶,董某因此怀恨在心,预行报复。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某用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一小堆晴纶纱便转身离开了现场。结果酿成大火,烧毁了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仓库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因燃烧时放出了大量的毒气,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大火烧死、毒死和熏死,15名女工受伤,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董某作案后回到家中方知后果严重,遂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自首。董某在公安机关交待了事件的全部过程。公安机关经过侦查,主要收集到如下证据:

(1)公司职员张某与李某证实,12月11日,公司经理训斥与驱赶董某的事实;

(2)受伤女工林某称,董某曾两次对她谈及要设法向公司报复,

1

林某对其进行规劝,董某则叫她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也不会有好下场; (3)女工吴某与陈某证明,董某于12月12日晚6点至8点多,逗留在四楼的405宿舍;

(4)侦查人员在从宿舍四楼405宿舍通往四楼仓库的路上,发现了散落的几根火柴;

(5)消防部门会同侦查人员在现场的勘验文书上记载了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并附有照片;

(6)保安员赵某证明,他第一个跑入现场,当时是凌晨4点零5分,他看到四楼仓库窗口冒烟;

(7)消防部门的鉴定书确定,点火点在仓库的西南角,起火原因是明火,即排除电线起火、静电起火、自燃等原因;

(8)董某案发前几日在其日记中所记载的内容表明了其对公司经理的不满;

(9)董某在公安机关的多次供述,表述基本一致。 问题:

1、公安机关在对上述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所获取的证据分别属于《刑事诉讼法》中的哪种法定证据种类?

2、何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本案所涉及的证据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属于间接证据? 案例2:

2

有一起强奸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杀死后在移动尸体的时候,被一个年仅10周岁、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女孩王某看见。侦查人员询问了该女孩,该女孩将自己所见向侦查人员做了如实的说明。在侦查人员当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女孩的陈述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女孩是证人;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女孩年龄尚小。 不足14岁,不能作为证人。

【问题】该女孩王某能否作为本案的证人? 案例3:

2001年8月20日下午2时,陈某(另案处理)打电话与被告人林某联系,要一包毒品做血管注射,后两人在街上闲逛。当日下午5时许,苏某与被告人林某联系要购买几十克毒品,叫林某送毒品到罗豆农场后打其手机联系。尔后,林某将5包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的海洛因毒品和一张写有苏某手机号码的纸条以及人民币50元交给陈某,叫陈某乘坐出租车将毒品送到罗豆农场三角路口处交给苏某,并收取毒资2000元。陈某乘坐出租车到达三角路口后,到附近公用电话亭打电话与苏某联系时,被守候的公安干警抓获,并从其身上搜获5包毒品。之后,在公安人员的安排下,由陈某和苏某与林某联系,再次索要毒品,地点在某酒店。当日晚8时,被告人林某携带7包海洛因来到酒店,被公安人员抓获。认定事实的证据有:林某的供述和辩解,证实其犯罪过程;陈某的陈述,证实贩毒的过程;苏某的陈述,说明

3

其与林某联系要毒品以及后协助公安机关再次索要毒品的事实,还有陈某、林某被抓获的事实以及证实以前曾从林某处买过毒品;李某、邓某两名出租车司机证言证实案发当日下午5点多和7点多,各自送两名青年去罗豆农场和某酒店的事情;黄某和姚某两人证实向林某买过毒品,周某(吸毒人员)证实听说林某有毒品;黄某的辨认笔录以及 现场勘验笔录和刑事技术鉴定结论。

[问题]本案中,陈某、苏某、李某、邓某以及黄某、姚某、周某的陈述是否为证人证言? 为什么? 案例4:

某镇甲村和乙村曾发生过械斗,双方结下仇怨。1997年9月某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刘某和陈某(已判刑)为甲村人,他们从外面回来的途中经过老街一水井时,发现乙村村民王某正和女青年邓某谈恋爱。为报复乙村人,陈某提议乘机殴打王某,被告人刘某表示同意。两人浴到该镇农械厂内一简易厨房里找来莱刀一把和木棒一根。被告人刘某手持木棒,陈某手持菜刀,并用衣服蒙面来到水井围墙处。被告人刘某持木棒冲k朝王某头部身上乱打,王某逃出水井围墙外,陈某立即追上去朝其头背部乱砍。被告人刘某则守住水井围墙门口,不准邓某出去呼救。被害人王某在逃跑中失足跌倒在附近的鱼塘里,最后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认定的证据有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同案犯陈某的陈述以及现场勘查笔录和法医鉴定等。被告人刘某承认共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