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850cd6c1c708a1284a44e1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图4.7.1-1 84#墩筑岛围堰平面示意图

图4.7.1-2 筑岛围堰横断面示意图

- 24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4.7.2 钻孔施工工艺

基桩施工前,先将子堤进行开挖,范围为10.25×30.4m。根据承台底标高以下2m范围内是否有石块的情况不同,钻孔灌注桩钻进施工我部拟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 承台底标高以下2m范围内未出现石块,经测量组施工放样后,在放样位置埋设护筒,用KP2000或GPS2000钻机用正循环钻进。

? 承台底标高以下2m范围内仍有石块,采用用冲击钻钻进,穿过子堤抛石层后用KP2000或GPS2000钻机采取正循环钻进。

钢护筒用连接管连通作储浆池用,不足部分加工钢箱补充。终孔后,按一般的程序清孔、下钢筋笼、二清、下导管、浇筑混凝土、基桩检测等进行灌注桩施工。

§5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方法

5.1 质量保证体系

5.1.1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 ? 质量方针

奉质量第一为企业生命;以名牌精品使用户满意;靠严格管理创部优国优;用科学技术兴百年大计。

? 质量目标

原材料合格率100%。砂浆混凝土试件强度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100%,项目工程优良,保证全优工程。

? 质量承诺

质量第一,尊重监理,业主满意,永远把优质工程奉献给社会,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目标。

5.1.2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工程质量,我部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兴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针;提高全员业务素质,使全体员工树立“工程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调动职工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用全员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创

- 25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优质工程目标,积极开展争创优质工程活动。同时,我部对本标段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严格按照ISO-2000族系列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手册等法律性质量文件(包括组织网络、各级责任制、资源配备、管理程序),制订本标段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本标段拟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见图5.1.2-1。

质量监督站TQC委员会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质量办公室工地试验室测量组质量检控部工程技术部物资管理部机械设备部合同管理部现场办公室安全技术部质检工程师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工艺标准工区兼职质检员测量控制生产班组自检、互检材料检验、过程控制机械管理物资供应进度控制安全生产各生产班组工作质量保证QC小组活动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100%图5.1.2-1 质量保证体系

- 26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5.1.3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 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机构

根据本合同段施工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 质检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立工程技术部和质量检控部(下设质量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和测量组)。实行工艺技术自检和工序质量自检的管理制度。每道工序都经过作业班组技术员自检、质检员复检,最终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并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 试验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先进的仪器、设备,确保满足工程试验需要;对中心试验室没能力或资质实施的试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完成中心试验室要做到严把施工材料进场关,同时严格执行试验操作规程,确保每项工程开工前有标准试验,施工中有试验检查,完工后有真实、准确、完整的试验数据,充分反映结构物内部质量状况。

? 测量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立测量组,配备满足本工程所需的仪器。测量工作由始至终严格按测量规程操作,完工后有成品测量检查,确保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结构物空间几何尺寸。

5.2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教育,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熟悉掌握技术规范、设计图纸、施工工艺,使每个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