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泉港一中高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年泉港一中高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e29e6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B.其烟勃郁,(烟)左摩右旋,绕床数匝 C.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莫不高罗而卑网。(3分)

⑵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3分)

⑶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1、明朝张岱在《柳敬亭说书》中写他听柳敬亭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有这样的描写:“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并说这一描写“与本传大异”。

(1)“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一句用了的表达方式展现武松的气魄。(1分)

(2)请简述“本传”中武松来到景阳冈后上冈打虎前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4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

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 ”“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

12.作者说“草屋无言”,却又说能“聆听”到“草屋的声音”。说说你对“聆听”的理解。(2分)

1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聆听”到了哪些“声音”?(4分)

14.请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赏析第⑥自然段末尾“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一句的妙处。(2分)

15.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⑦段的作用。(4分)

16.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4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2、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2014.5.10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名句默写(8分,每句各1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2)不畏浮云遮望眼(3)不尽长江滚滚流(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负势竞上(6)箫鼓追随春社近(7)百草丰茂(8)几处早莺争暖树 2.(1)苍穹 gèn (每格全对才给1分,共2分) (2)漂飘(1分,两个字全对才给分) (3)危:高的,高耸的。(1分) (4)排比(1分)

3.任选一个答案,意思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