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临床检验基础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fac718c5da50e2524d7fb6

11.网织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相对值 成人0.5%-1.5% 新生儿2%-6% 绝对值 成人(24-84)×10⑨\\L 临床意义:(1.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3.作为观察病情的指标. 12.红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值:温氏法 男:40%-50% 女:37%-47% 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②原发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降低见于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②充血性心力衰竭(3.可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输血及输液治疗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4.可用作计算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担保浓度的基础数据.

13.酸碱性粒点彩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0.03%

临床意义:见于铅,汞,苯,苯胺中毒及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病人. 14.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原理:(1.血浆因素: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2.红细胞因素:影响血浆逆阻力.

注意事项:(1.采血后在室温下必须2小时内测定(2.室温保持18-25℃,否则需注明,校正(3.血沉管必须垂直放置,避免阳光直射(4.混合均匀,吸血量准确.

影响学沉加快的因素:(1.红细胞因素:数量,大小,形态,红细胞聚集状态;(2.血浆因素:清蛋白与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含量之比,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是红细胞聚集增加,血沉加快;(3.血况管倾斜时,红细胞沿管壁一侧下沉,血浆在另一侧 上升,红细胞未受到阻止,下降加快;(4.生理性.12岁一下的儿童,忧郁生理性贫血,血沉略快;老年人,血沉增快;妇女月经,妊娠3个月以上,血沉都增快.

病理性:各种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16.红细胞参数?

⑴RBC\\HGB\\HCT:主要用于判断有无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 ⑵

MCV\\MCH\\MCHC: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⑶RDW:参考值11.6%-14.0% ①用于贫血的MCV\\RDW形态学分类②用于缺铁性贫血鉴别③鉴别ZDA和轻型β-地中海贫血.

直方图临床意义⑴血小板直方图:反映出有无影响血小板测试的因素

存在⑵红细胞~:反映有无影响红细胞测试的因素存在,如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⑶白细胞~:从图形变化估计被测血液中细胞群体的变化,可以反映某些干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认为因素或病理因素.

17.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⑴分析前:操作计数人缘要求;仪器安装条件;仪器的验收;仪器的校准;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校准物和质控物. ⑵分析中:每天开机时的检查;试剂;标本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注意仪器的报警提示;注意病理因素对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影响. ⑶分析后:保留标本备查;重视室内质控;加强质控小组的责任;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时间的关系;加强与临床联系;积极参加质量控制.

18.血管的止血作用:(1.血管发生收缩(2.激活血小板(3.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19.血小板止血作用:血小板黏附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释放~;血小板促凝~;血块收缩~;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0.血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AT),肝素;蛋白细胞(P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

21.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22.出血时间测定?

参考值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88±2.08min 超过9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⑴BT延长①血小板数量异常②血小板质量异常③血管性疾病④某些凝血因子缺乏⑤纤溶亢进及应用某些药.⑵BT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疾病.⑶BT测定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前的患者止血功能的筛检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控.

23.凝血时间测定?

参考值 玻璃试管法2-4min 硅管法15-30min 塑料试管法10-19min 临床意义 ⑴CT延长①第ⅧⅨⅪ因子缺乏②凝血酶,纤维蛋白原,ⅤⅩ因子减少③抗凝物质增多⑵缩短①DIC的高凝期②血液高凝③技术操作错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在37℃受检血浆中加入抵触因子激活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在钙离子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 ATPP缩短:见于血检前状态和血检疾病. ATPP延长:FⅪ.FⅨ.FⅧ缺乏;最常见疾病为血友病.

24.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包括哪3个层次?血液的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动性质;生物化学成分.

25.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积;红细胞变性;血浆粘度;影响血液粘度的外在因素.

▲尿标本的保存:4℃冷藏;冰冻;甲醛;浓盐酸或冰乙酸;麝香草酚;碳酸钠.

29.尿比重测定?方法:比重法;折射仪法;试带法.

参考值:成年人晨尿1.015-1.025;随机尿1.003-1.035;婴幼儿尿比重偏低. 临床意义:1.增高 见于脱水,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糖尿病. 2.减低 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 30.尿渗量测定? 参考值:随意尿 尿渗量600-1000mOsm\\kgH2O 晨尿<14岁 657±179.. 15-59岁 768±226.. 60-75岁 557±226..

血浆渗重:275-315.. 晨尿:尿渗量\\血浆身量约为3.0-4.5:1 晨空腹时:渗透溶质清除率2-3ml\\min 限水时:自由水清除率 -0.4~-10.7ml\\min

31.尿比密与尿渗量的联系区别?

两者均可以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前者尿比代表尿液中电解质,有机物的含量,易受到大量蛋白质及葡萄糖的影响,而尿渗量是反映尿液中溶解的具有渗透性的溶质粒子的总数,只与溶质颗粒数量有关,与粒子大小及所带电荷性质无关,更能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32.尿液浓缩稀释试验? 方法:费氏浓缩稀释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又称莫氏浓缩稀释试验. 参考值:①昼夜尿比重试验 24h尿量约为1000-2000ml,昼夜尿量之比约为3-4:1,12h夜尿量<750ml;尿液最高比重>1.020,最高比

重与最低比重之差>0.004. ②3h尿比重试验 白天的尿量占24h尿量的2\\3-3\\4,其中必有一次尿比重>1.025;一次<1.003.

临床意义:肾脏浓缩功能降低见于⑴肾小管功能受损早期.如慢性肾炎晚期,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⑵肾外疾病,如尿崩症,妊娠高血压.

33.尿液酸度测定?

方法 指示剂法;试纸法;pH计法.

参考值:随机尿pH最大范围在4.6-8.0之间,多数尿在5.5-6.5左右. 临床意义:⑴酸碱平衡状态的观察指标①尿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代谢性碱中毒,痛风,糖尿病②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⑵泌尿系感染的辅助诊断⑶指导临床用药. 34.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方法 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水酸法;化学试带法.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⑴生理性蛋白质①功能性蛋白尿,忧郁发热,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②体位性蛋白尿,多见于瘦长体型的青少年⑵病理性蛋白尿①肾小球性蛋白尿,某些炎症,免疫和代谢等因素②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球酸中毒等③混合性蛋白尿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④组织性蛋白尿,炎症或药物刺激⑤溢出性蛋白尿⑥假性蛋白尿. 35.尿液糖定性检查?

方法 班氏法;干化学试带法;薄层层标法. 参考值:空腹尿液及餐后2h尿 阴性 临床意义:⑴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糖尿病性糖尿;其他内分泌异常;应激状态;饮食因素⑵血糖正常性糖尿⑶其他糖尿

36.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葡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

⑴亚硝酸盐:还原反应,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指示剂变色⑵pH: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在酸性尿中为橙红色,碱性尿为蓝色⑶蛋白质:系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⑷糖特异性氧化酶法. 37.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方法 ⑴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AT:以HCG作为抗原注入兔子体内,使其产生相应抗体,当这种抗体与HCG抗原相遇时发生免疫反应⑵单克隆双抗体酶免疫法:显色剂显色的深浅与被检尿中HCG含量成正比⑶单克隆抗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⑷放射免疫:用闪烁计数器测定.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早期妊娠诊断;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协助诊断异位妊娠及流产;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