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附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附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192a1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95

四是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五是辨别学习。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

六是概念学习。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

七是原理(规则)学习。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例如,从 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

八是解决问题学习。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

30.材料: 【参考答案】

(1)遵循了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不仅看出了明朗同学的缺点,更发现了他的优点,进而引导他利用优点去改正缺点,帮助他走上了热爱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道路上去了,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31.材料: 【参考答案】

(1)第一,爆发性与冲动型。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张欣同学,面对妈妈的质问,暴跳如雷,并情绪激动的离开家就反应了这一点,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学,认为好友丽丽是完美无缺的人,一开始特别喜欢,但是当得知好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时候,突然就改变了对好友的看法,并认为她是大骗子,这种态度的反差非常大,体现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

他们既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形诸于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又能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带有很大的掩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学,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明明内心很激动,却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了内隐性。

(2)指导中学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第二,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第三,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第三,创设途径,传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