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641a7c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9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叕:缀(点缀)—辍(辍学)—掇(拾掇) 隹:雅(文雅)—准(准备)—雄(雄壮) 出:拙(笨拙)—茁(茁壮)—咄(咄咄逼人) 胡:糊(模糊)—湖(湖水)—葫(葫芦)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明确: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主要写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形状。第二部分(4~6):主要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读了课文后,让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

写丁香花的?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解答这些疑问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点缀 幽静 优雅 方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花蕾 衣襟 怨恨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带着之前的疑问,跟随作者,去深入了解丁香花。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1~3)。 (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3

明确:写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

(2)赏析句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明确: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枝丫伸出宅院的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校园里的丁香花。 (4)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5)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明确: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明确:①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颜色:紫色、白色。③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2.学习第二部分(4~6)。 (1)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细雨中的丁香。

(2)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

明确: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和白色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诗句?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几句以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说明丁香在古人的眼中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诗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开拓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4)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

14

(5)“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丁香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6)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3.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明确:美丽、高洁、愁怨。

4.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明确:象征意义: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人生中不顺心的事)。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5.“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自己的豁达和睿智向人们传递对待人生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6.简要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如“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一句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与白色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了雨中丁香色彩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再如“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将丁香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有的宅院里探出________,________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________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___

15

明确:半树银妆 星星般 窥着 (2)思考: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看到的城里、城外校园里和自己家屋外的丁香花,由古人的诗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由来,告诉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

2.总结。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优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赏花:颜色、气味、形状 丁香结? 胸怀豁达

?悟花:“结”乃常态,坦然面对?

古诗词三首 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2.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古诗词所蕴藏的情感,感受“诗眼”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诗人看到或想到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情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