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bf9e791711cc7931b716ac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按拼音排序)

艾欣,男,1964年1月生,汉族,吉林市人,分别在南京工学院(1981-1985)、中国电科院(1985-1988)和华北电力大学(1996-1999)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电科院博士后(1999-2001),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03.8-12),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

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电力经济分析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论文20篇;曾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生50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TS10030)负责人;负责本校“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获得通过;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担任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评审专家;多家核心期刊的审稿专家。

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有:“EUROSTAG软件的二次开发及应用”“可、视化供电系统输电能力计算软件开发”、“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装臵的研制”、“华北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及其分步实施策略研究”等,累计科研经费180万元。主讲研究生《电力系统分析》、本科生《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课程。

联系电话:010-80795848;010-51971495(FAX);13501121641 E-mail:aixin@ncepu.edu.cn

毕天姝,女,1973年9月生,汉族,河南济源人。200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7-9月在美

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客座教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方研究所所长,IEEE同步相量测量装臵(PMU)动态标准工作组成员,IEEE电力工程专委会会员,Institute on Power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frastructures for the Future (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5项、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计划与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主持或参加横向项目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鉴定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39篇;多次应邀在本专业高水平国际会议(如IEEE General Meeting)做大会专题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如APSCOM, CRIS, ICE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8届青年学术会议等);是香港自然科学基金(RGC)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工学科与自动化学科)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通信评审专家;《IET Proceedings》、《European Tra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等审稿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联系电话:010-80798462 E-mail:tsbi@ncepu.edu.cn

崔翔,男,1960年5月生,山东。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理论电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理论电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4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速器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被晋升为教授,1993年9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电磁场分析、测试与电磁兼容”部

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第四届和第五届学部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国际电磁场计算联络办公室主任,IEEE高级会员,IEE资深会员(Fellow)和电磁学顾问组成员,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ICS)执委会成员和亚洲-大洋洲区秘书,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电磁场与电磁兼容工作组(C4.02.01)成员,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与数学杂志(COMPEL)编委。

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88年),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和青年教师基金(1989年),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国务院政务特殊津贴(1991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993年),全国电力工业劳动模范(1994年),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1995/96年),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担任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介绍: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特/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电磁场问题、大型电气系统的接地问题、强电磁环境下保护与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光纤传感技术等学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项目介绍:近年来主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800kV直流输电工程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

主要科研成果介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指导博士生的学术论文获IEEE学会电磁兼容分会2003年度最佳学生论文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余篇。

联系电话:010-51971409 E-mail: x.cui@ncepu.edu.cn

丁立健,男,1970年10月生,汉族,浙江义乌人。1995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工材料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毕业,2000年华北电力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从事电介质介电特性及其应用、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电气绝缘技术以及电气设备绝缘诊断及在线监测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5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电介质介电特性及应用、放电理论与应用新技术、电气绝缘技术。

联系电话:010-80798486 E-mail: ljding@ncepu.edu.cn

樊明武,男,1943年7月生,汉,湖北沙市人,196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应邀工作于美、英、法等国著名研究所,从事粒子加速器和电物理设备有关技术研究。在回旋加速器研制、改进工程中,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在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研制中,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问题,使该加速器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被两院院士投票评选为全国1996年十大科技事件之一,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标志我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次,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2本。目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