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文献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创业教育文献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c1e6fdc8d376eeaeaa31f1

三、 课程特性:

在当时课程的发展出现了三个新的模式: ? 创业计画书(Business Plan)

许多创业的入门课程通常都是教导学生认识一份创业计画书。而后将来的进阶课程都是以创业计画书为中心,所衍生出来环绕BP的课程。

? 企业生命周期(Business Life Cycle)

在这边的企业生命周期是指新创企业的生命周期,从idea阶段到BP到募资到公司成立、上市上柜等等。

? 企业功能(Business Functions)

以创业为主所衍生的企业管理功能的课程教育。

而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该是经验式的引导,而不像是一般商学课程的课堂作业式教法。因此创业教育的领导者有以下的看法:

对创业课程重要的事件 发展创业计画书 创业者为客串讲师 个案分析 演讲 文献探讨

四、 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 1. 2. 3. 4. 5.

创业课程的规模

结合不同型态的学生(大学生与研究生、有无学分的课程) 教导创业课程的教授特性 结合其它课程的可能性

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对课程是否是必要的

重要性排名 1 2 3 4 5 篇名 作者 出处 一、

Educating Entrepreneurs:Looking at universities John Breen & Sue Bergin Australian CPA 1999/August 研究动机与目的

这份报告是由澳大利亚的Victoria University的Small Business Research Unit 与ASCPA合作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想要评估澳大利亚的大学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领域的水准为何,以对未来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参考。而引起这份研究报告想要研究的动机有二:一是因为全球对创业教育的田野研究已持续的发展,二是因为在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Karpin Report)中建议在大学院校中创业精神是应该被鼓励的。在Karpin Report这份报告中指出,在澳大利亚没有鼓励创业家精神及创业风气,但是在种种的证据下却传达了--澳大利亚需要好好的鼓励这些创业风气来提升经济的动力。因为在一份1995年的研究报告中得知,澳大利亚发展经济有五大挑战,最大的挑战即为透过教育与训练来提升创业家精神及创业的风气。

二、研究结果

这份研究调查了澳大利亚的39个较资深的大学院校,约有86%的问卷回收率。问卷的第一部份为针对学术单位对Karpin Report这份报告中所建议的事项 的态度调查,也就是对澳大利亚的创业家精神或创业风气的发展所持有的态度与看法(Table 1 为第一部份的调查结果)。

虽然受调查的大学院校都觉得创业精神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在各系所的课程中涵盖的还不够,所以他们觉得可能在教创业课程时有一些障碍存在。

对小企业与创业精神的支持态度:

项目 我相信澳大利亚是需要发展创业风气的 我相信大学院校在澳大利亚发展创业风气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商学院的学生而言,学习小企业与创业精神是重要的

在澳大利亚各州的小企业与创业教育活动的分布: 各州大学院校 课程(course) ACT NSW NT QLD SA TAS VIC WA TOTAL

1 3 2 2 10 主题(subject) 1 7 4 2 5 2 19 标题(topic) 1 1 1 3 不提供 1 1 1 1 2 1 7 赞成(%) 普通(%) 反对(%) 86 80 65 6 13 27 8 7 8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评估在澳大利亚的大专院校的创业教育活动(研究结果见Table 2)。在10个大学院校中共有15个完整的创业课程。其中的10个创业课程是研究所开的课程,在内容上比较强调创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剩下的5个创业课程是大学所开的课程,在内容上比较强调中小企业(Small Business)。

在课程的内容上,大学的课程偏重于中小企业的主题(subject)。而这些主题约有一半是与管理的议题相关。研究所的主题则两者都并重,其中的主题之一--创业(entrepreneurship),将关键的焦点放在创业家精神、创新、新事业的形成上。 篇名 作者 出处

赞成创业是可以被了解、教导的那些人,都认为将来学者会发展出一套一般化的理论来解释创业。这篇研究调查了18份教授创业课程的课程大纲,发现所涵盖的主题包罗万象,每个教授所认知的创业领域不太一样,不像其它已经发展成熟的领域。

为什么需要发展创业理论呢?第一,可以教导学生应该做什么,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而这必须透过理论来传递。第二,教授不应该只提成功创业的例子,更应该强调失败的例子。第三,假如学者们可以提供较一般化的创业理论,在教导的过程当中可以以推论的方式代替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活的知识。 上述理由是奠基在下列假设上:1.学生实际创业后,会遇见书中创业者所遭遇情况的机率少之又。2.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可以被理论解释的流程。3.光看成功创业者的例子,是令人沮丧的,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成功创业者的背景与经历。4.创业失败机率极高,应设法归纳成功因素。5.学生从成功准则、创业家故事当中获得有限,无法归纳出有用的知识。6.想要诱发学生研读成功创业家的故事,并不一定能得到正面的效果,有时反而是负面的。

研究结果

分析了18份创业课程的大纲之后,发现其中涵盖了116个不一样的主题,其中有六大主题是较常被提起的:策略/竞争分析、成长管理、发现/产生idea、风险管理、财务、创造力。除了发现/产生idea之外,其它的主题都是从其它较成熟领域衍生而来。

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 Fiet J.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