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d913ff804d2b160a4ec09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测量物质的密度

单位:太谷水秀中学 姓名:王有香 邮编:030800 关键词:质量 体积 密度 测量 教学目标:

1、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代的方法。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一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材分析: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因此实验前应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量物质密度,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器材?用什么办法来测量?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天平测物体质量,但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在本节

学习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实验步骤较能理解,但对液体的体积的测量步骤理解较难,在以后的练习中较为混乱,需要多启发学生思考及操作。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溢水杯、橡胶块、较大石块、蜡块、水、盐水、牛奶、糖水、细铁丝等实验器材 。 教学过程:

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室取出的一金属块,不知道是什么金属,你能想办法鉴别它是什么金属吗? 学生: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 1量筒的使用:

老师:根据公式p=m/v,我们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学生:质量和体积,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并回答课本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提问中下层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学生:1.ml 2.0-100ml 3.1ml 4 甲正确,乙和丙错误 老师:毫升和立方厘米之间是什么换算关系? 学生:1ml=1dm3

老师:乙和丙错在哪里?

学生:乙图读出来要偏小,甲图偏大

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老师:小组分工:1、2、3组,4、5、6组和7、8、9组,每三个小组测量同样内容:分别测量橡胶块、蜡块、较大的石块(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但能放入溢水杯)的体积;10、11、12组其中一组测量待测金属块的体积。(小组测量内容分工不同,用时间换空间,增大学习容量)

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小组之间就实验操作是否简便、方案是否可行等问题相互交流与评估,改进实验方案,确定整理测量步骤和设计记录表格。 学生活动:

(1)、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2)、小组代表展示每一实验步骤,并操作演示。

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小组展示,操作演示,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 测量橡胶块的体积:

(1)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2)把橡胶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水与物体的总体积为V2; (3)橡胶块体积V= V2-V1 测量蜡块的体积:

(1)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2)把蜡块轻放入量筒,并用细铁丝将其全部压入水中,读出水与蜡块的总体积为V2;

(3)蜡块块体积V= V2-V1

测量较大石块的体积:溢水杯里装满水,把较大石块放入溢水杯中,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V (4)、测量金属块体积步骤与测量橡胶块的体积步骤相同。 老师活动: 教师巡视各小组指导,点拨思路。(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指导学生分工合作,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 (5)、各小组完成测量步骤,评估交流。

(利用小组合作实验,学生通过交流,激起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用天平、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老师:测量固体物体密度要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 学生:先测质量然后测体积,如果先测体积会带水,测质量就不准确 老师:下面就各组测出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其中第12组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学生活动:

(1)、学生按自己组内设计的,经过调整后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2)、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各种物体的密度 (3)、小组展示各数据,并分析数据 (4)、评估交流,解答各小组出现的新问题

(通过对金属块密度的测量对比密度表分析,让学生掌握测量密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