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防冲击地压规定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某公司防冲击地压规定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e8712a2f60ddccda38a0c7

测区类型 重点检测范围 孔距/m 10~15 10~15 每孔l0~20m2 10~30 检测间隔时间 1~3个工作循环 l~3个工作循环 1~3个工作循环 每周一次 回采工作面及平行 全长范围 于工作面的巷道帮 回采顺槽及垂直于 超前支承压力范围 工作面的巷道两帮 掘进巷道工作面 掘进巷道两帮 全断面 掘进工作面 后60m以内 孔距与间隔时间按所测地区预先评定的冲击危险等级和地质条件适当调整。

对严重冲击危险区,可取表中推荐的下限值;对中等冲击危险区,可取表中推荐的上限值。在地质构造变化带,按实际需要适当减小孔距、缩短检测间隔时间。在《作业规程》明确规定。

(六) 检测指标由煤粉量、深度和动力效应组成。

(七) 煤粉量是每米钻孔长度所排出的煤粉的质量,单位为kg; (八) 动力效应是钻孔产生的卡钻、吸钻、孔内冲击、劈裂声、震动、煤粉粒度变化等现象。

(九) 可选用钻粉率指数、钻屑粒度指标及动力现象指标等方法综合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并进行等级划分,参照表7的规定执行。

表7 判别工作地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钻份率指数及其分级标准 项目 钻孔深度/ 采高 无 等 级 弱 钻粉率指数 <1.5 <1.5 1.5~3 1.5~2.5 >3 2.5~4 钻屑粒度指标 大于3㎜ 的组分 % <10 10~20 动力现象指标 主要动力现象 无动力现象 轻微动力现象,不影响正常钻进 严重动力现象,钻进过程较为困难 中 20~30

- 25 -

强 30~40 极严重动力现象,无法达到规定钻进深度 注: 钻粉率指数=每米实际钻粉量(kg)/ 每米正常钻粉量(kg) 测量正常钻粉量时应避开支承压力影响带、地质构造影响带、残留煤柱影响带等典型应力异常区域。测定煤层正常钻粉量时,钻孔数不应少于5孔,并取各孔煤粉量的平均值。

表7中三项指标判定等级不一致时,以危险等级最高者为准。

表7中所列的钻孔深度内,实际钻粉率达到相应的指标,即可判定该检测孔的钻粉率指标超标。

(十) 冲击危险指标及分级标准由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机构负责,以井田为单位按工作面分别测定,确定冲击危险指标应通过科学试验,现场实测验证并报分子公司批准。

(十一) 没有确定冲击危险指标前,由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机构负责,根据实际经验,参考表2及附录,规定临时的冲击危险指标。

第三节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与预警

第五十六条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危险监测预警制度,轻度冲击地压矿井,至少装备一种局部监测预警系统,中等冲击地压矿井和强烈冲击地压矿井,至少装备两种局部监测预警系统。

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应力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等。

第五十七条 采用应力监测系统进行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与预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应力监测系统应当具备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实现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相对应力变化的动态监测;

(二) 监测系统传感器,应当参考工作面开采前冲击危险性预评价结结果,布置在冲击危险区域范围内,且埋设深度应有区别;

- 26 -

(三) 应力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结果至少包括:测点初始应力值、测点实时监测应力值, 测点应力变化曲线;

第五十八条 采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与预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微震监测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能够监测采掘影响范围内煤岩体破裂信息;

(二)微震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结果至少包括:震源位置、能量、发震时刻、微震事件的三维空间分布、微震事件数量统计、微震事件能量统计。

(三)微震监测系统具体预警指标根据各矿井的条件,经过监测试验和研究后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确定。

第五十九条 采用地音监测系统进行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与预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提供的监测结果至少包含:地音事件发生时刻、任意时段内地音事件数量和能量统计。

(二) 危险性监测预警准则及指标根据各矿条件,经过试验和研究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确定。

第六十条 采用电磁辐射监测系统进行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监测与预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应当具备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动态监测电磁辐射强度E和电磁辐射脉冲数N。

(二)根据电磁辐射监测结果,采用趋势法和临界值法相结合,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或预警。电磁辐射强度变化规律明显时,以强度为主,强度变化规律不明显时,以脉冲数预警为主。

1)临界值是指具有冲击危险的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最小值。各矿井应根据具体的地质及采矿条件,确定其相应的临界值报矿总工程师批准。未确定临界值前,可参考下列方法确定:

- 27 -

E临界?KEE平均;N临界?KNN平均

式中:E平均,N平均—在没有冲击危险、压力比较稳定的地方观测n(n>8)个班的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数据,取其平均值;K—根据监测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矿井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来综合确定,KE一般为1.3,KN一般为1.7。

2)趋势指冲击地压发生前,监测区域的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一般会出现连续增强、剧烈波动或先增长后减小然后再增长等前兆变化,且异常时间超过最小时间尺度(一般≥30min)。

各矿井应根据具体的地质及采矿条件,确定其相应的趋势预警临界值和最小时间尺度。未确定趋势预警临界值时,可参考下列临界值:

强度趋势预警临界值:30%(即增长幅度超过正常监测值的30%);脉冲数趋势预警临界值:70%;异常时间尺度:≥30min。

第四节

采掘工作面防冲措施

第六十一条 冲击地压煤层的所有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必须依据本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防冲措施与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十二条 采掘工作面冲击地压防冲措施主要有:煤层卸载爆破、煤体预裂爆破、煤层大孔径卸压钻孔、煤层注水、深孔断顶爆破、深孔断底爆破、门式支架、O型棚支护、大断面巷道、卸压硐室,巷道、高压水射流切槽卸压等。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工作面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防冲措施。 第六十三条 采掘工作面采用顶板预裂爆破防治冲击地压,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进行顶板预裂爆破,必须编制专项措施,明确规定爆破孔布置(孔

深、孔径、孔距、装药量)、实施间隔时间、起爆方法、一次爆破的孔数、躲炮时间及距离、发生冲击地压后的撤人路线及应急措施、加强作业地点支护强度及支护可靠性等,措施由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机构制订,并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

爆破参数设计应依据顶板坚硬岩层厚度、物理力学性质、悬顶长度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