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fc89a3284ac850ad024238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施?高水平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等专项计划,为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开局。

二、系统推进,以评促建(2011.2-2011.5)

2011年2下旬-2011年3月底,评估工作进入以评促建的启动期,学院按照?以评促建?的要求,积极开展评估资料的系统整理与总结,深入推进内涵建设。

同时,按照?以评促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修订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编制系部发展规划与专业建设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全面开展?说专业?与?说课?活动;系统梳理和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目标管理,优化过程管理。

三、持续跟进,以评促改(2011.3-2011.5)

2011年3下旬-2011年5月,评估工作进入迎评促改的关键时期。按照?以评促改?的总体要求,以经过自查自评发现的人才培养工作差距为主要内容,限期整改,逐项落实,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情况

一、学院党委总揽全局,引领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简称《决定》)颁发以来,院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研究了国务院《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将?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列入《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与学院第一届党代会工作报告,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工作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2006年以来,学院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

- 3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等职业院校为主要载体,?抓规划绘蓝图?、?抓方向明定位?、?抓重点带全局?、?抓稳定促发展?,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培育和发展办学特色,圆满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促进了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科学制定并实施学院发展规划 ?十一五?伊始,学院根据国务院《决定》、教育部教高【2006】 14号和16号文件,结合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发展政策文件,制订并组织实施了《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0年6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通过验收后,学院启动并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目标:服务建设世界?造船强国?与国家?造船强省?战略,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区域产业政策,进一步培育与发展特色专业群,发挥国家示范与行业骨干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把学院建成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船舶行业继续教育基地、区域性技能培训与新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突出行业特征与高职特点,明确学院办学目标定位

?十一五?以来,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服务定位,形成了服务?三海一工?(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的特色专业体系;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原则,形成了 ?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 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治校方针;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类型定位,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4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

为进一步突出行业特征与高职特点,学院?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主动适应行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办学的新体制;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以推进?质量、结构、特色、成效 ?协调发展为指导,稳定办学规模,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 全面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

(三)围绕中心工作,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

学院领导班子坚持将人才培养工作列为学院中心工作,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完善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作机制。

院领导带头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持关系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领导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指导总体与专项建设方案设计,引导项目负责人总结建设经验、提炼建设成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要求党务、行政、后勤部门增强主动服务教学意识,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适时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制定并组织实施专项制度,保障教学的政策环境,形成宣传支持教学的舆论氛围;坚持院长直接抓专业建设制度,强化院领导定点联系教学单位制度与随堂听课制度,完善院领导信箱与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全面掌握教学运行信息,及时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执教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 5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培养?四优先?的经费预算编制原则,优先安排教学保障经费,2010年度教学经费各项投入1850.16万元,占学费收入的31.10%,有力地保证了教学需求;开设了新生?绿色通道?,完善了?奖、贷、助、保?等直接用于学生的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四)健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学院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了以综合治理与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健全了思想教育与?五五普法?工作体系;按照安全教育全覆盖的原则,建立了?警校共建?的警务与校务联动机制,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

坚持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制度,安全防范工作进?教学生产区、生活社区、网络社区?三进制度,安全信息员制度,重点部位、重要环节、重大节日、敏感节点安全隐患预警与排查制度,完善应对突发事件预案,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学院被评为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二、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提高总体执教能力

2007年以来,学院按照?专兼结合,规模适中,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依托,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优化双师结构、提高双师素质、构建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执教能力,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