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第一主题《我长大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小班下学期第一主题《我长大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075e60312b3169a551a415

第一周

活动名称:搓元宵(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在教师带领下能随音乐有节奏的做搓元宵等动作。 2. 尝试提取生活经验,并用自己的动作进行表现,借助揉糯米粉、搓元宵等韵律动作,感受并表现音乐的强弱、快慢。

3. 初步体验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的愉悦,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观察或参与过搓元宵活动,了解做元宵的过程,并模仿过做元宵的动作。 2. 搓元宵活动的图片或幼儿参与做元宵活动的照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新年好》

集体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 二、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现搓元宵。

1. 教师出示图片或照片,引导幼儿说出搓元宵的相关内容。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元宵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搓元宵。(重点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不必强调动作的多样化)

3.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做刚才创编的动作,并加上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如揉糯米粉时慢速且有节奏的念“揉、揉、揉成团”,搓元宵时配“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元宵”等语言节奏。

4. 教师引导幼儿做元宵的造型,并反馈幼儿的造型动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元宵,引导幼儿集体学习几个比较有创意的动作。 师:元宵做好了,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做一做?

5.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快速做造型动作。教师在乐曲最后两小节时说“变变变”,幼儿做出造型动作。教师哼唱最后一句旋律,幼儿跟着教师口呼“变变变”,在最后一小节做静止造型动作。 三、学习韵律活动“搓元宵”。

1. 教师分段弹奏音乐,引导幼儿将动作与音乐相匹配。 2. 教师带领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有节奏地做模仿动作。 3. 教师带领幼儿将搓元宵的模仿动作完整梳理一遍,帮助幼儿有意识地记忆动作的顺序。 师:做元宵先做什么动作,再做什么动作,最后做什么动作? 4. 幼儿听教师完整的哼唱曲谱,并练习做动作。(教师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出快慢、强弱,用自己的动作感染幼儿)

5.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听音乐磁带练习做动作,在音乐变换时用语言提示幼儿换动作。 6. 幼儿尝试独立地听音乐做动作,教师在动作转换时用眼神或动作给予提示,增强幼 儿独立地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自信心。

【活动建议】

★ 教学变式:如果幼儿没有将动作与音乐相匹配的经验,教师在活动环节三中可以直接哼唱音乐

的旋律去“配”幼儿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动作的匹配关系,理解合着音乐做动作的要求,这样可减轻幼儿学习的负担。如幼儿没有做元宵的直接经验,可以在开始环节先示范做律动,再引导幼儿将动作与图片的画面匹配,帮助幼儿理解律动动作的意义。

★ 环境创设:用幼儿参与搓元宵活动的照片、幼儿收集的各种元宵的包装袋等相关物品布置主题

墙。

附: 乐曲《搓元宵》 1=C 2/4

动作: 1 1 3 1 1 3 1 3 5 - 5 5 3 5 5 3 5 3 1 – 揉米粉 X X X X X X X X

动作: 1 1 1 6 5. 6 1 1 1 6 5 - 6 6 6 5 3. 5 6 6 6 5 3 – 搓元宵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动作: 1 1 3 1 1 3 1 3 5 - 5 5 3 5 5 3 5 1 1 – 揉、捏 X X X X X X X X

拍手 造型动作

活动名称:花灯(美术欣赏)

活动目标:

1. 初步欣赏花灯,了解花灯的主要特征。

2. 通过收集和观察花灯,感受花灯的造型和色彩的多样性。 3. 初步了解中国民间闹花灯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1. 师幼共同收集一些不同造型的花灯或花灯图片。 2. 节日喜庆音乐。

3.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花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元宵节闹花灯的传统习俗。

师:在元宵节里我们要做哪些事?什么叫做“闹花灯”? 二、介绍各种花灯。

师:今天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灯笼,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1. 引导幼儿通过花灯的名字来认识花灯的造型。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叫这个名字的?

2. 请幼儿相互说说,或用动作来表现花灯的造型。 三、观察花灯的色彩。

师:找一找你的花灯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在花灯的什么地方?

四、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给花灯多次分类,进一步了解花灯的主要

特征。

1. 按花灯材料分。

师:花灯有各种各样的,你们可以将相同材料的花灯放在一起吗? 2. 按外形分。 3. 按颜色分。

五、幼儿与同伴交换玩花灯。

教师播放节日喜庆音乐,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交换玩花灯。

【活动建议】

★ 环境创设:教师可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布置花灯展。

活动名称:图形灯笼(手工)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两张相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片制作灯笼。

2. 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推测灯笼胡制作方法,并进行验证。 3. 能够简单的描述自己制作灯笼的过程。 活动准备:

1. 教师事先做好1个图形灯笼范例。

2. 圆形、方形、三角形胡彩纸(同种形状大小要统一),彩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形灯笼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师:前段时间,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老师看了以后,自己做了一个图形灯笼。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做一个这样的灯笼呢? 二、幼儿仔细观察范例,推测图形灯笼的制作方法。 1. 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正面跟反面是什么颜色的?图形灯笼怎么会两面都有颜色呢?请小朋友去试着做一个和我一样的灯笼吧! 2. 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现场操作,进行验证。 三、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进行示范。

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图形灯笼的? 1. 幼儿探索彩绳的使用方法。

2.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彩绳放在两张相同颜色和相同形状的纸片中间,将他们粘在一起作为灯穗。 四、幼儿制作图形灯笼。

1. 提醒幼儿找到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几何图形片进行黏贴。(黏贴前记得将彩绳夹在中间)

2. 教师根据幼儿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找一个同伴,一起提着花灯游园。

【活动建议】

★ 教学变式: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技能上的要求。如,教师可提供不同

形状的彩纸,引导幼儿先做好一盏相同形状的图形灯笼,再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组合,感受不同图形组合成灯笼后的变化和效果。

★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好的灯笼悬挂在活动室里,供幼儿日常生活中欣赏。

活动名称:好看的彩灯(数学)

活动目标:

1. 能按大小的差异给一组(4以内)物体排序。 2.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 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观赏彩灯的照片或请家长收集各种彩灯;大小不同的花灯两组(4个为一组)。 2. 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了》的操作材料,大小不同的彩灯等不干胶材料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灯。

1. 集体欣赏彩灯照片。

师:过年时,你们看彩灯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带来的彩灯照片吧!(引导幼儿感受彩灯的多样和美丽) 2. 说说彩灯。

教师出示一组彩灯(有大小差异),和幼儿一起观察。

师:看一看、说一说,彩灯都一样大吗?它们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二、挂彩灯。

1. 引导幼儿讨论挂彩灯的方法,如从小到大挂、从大到小挂等。 师:我们把这些彩灯挂在活动室好吗?怎样挂才好看呢? 2. 尝试挂彩灯。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个别幼儿尝试挂彩灯。引导幼儿说一说彩灯是按什么顺序挂起来的。

3. 教师再出示一组彩灯,鼓励幼儿说出悬挂彩灯的新方法。师幼再次共同挂彩灯,并比较两组彩灯挂的方法有的不同。 三、幼儿操作活动“过节了”。

1. 集体打开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过节了,我们一起来贴兔子灯吧!兔子灯就在幼儿用书的不干胶材料上面。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不干胶材料上面取下大小不同的兔子灯,鼓励幼儿动脑筋按规律排列兔子灯。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边黏贴兔子灯边讲述,如:“小的、大的、最大的??”

四、交流幼儿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1.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师:兔子灯贴好了,真漂亮!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兔子灯是怎么排列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2.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进行小结,帮助幼儿获得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物体的方法。

【活动建议】

★ 教学变式:环节一中“欣赏彩灯照片”,也可以变为欣赏彩灯的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引起幼儿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 的操作情况,如幼儿对排列4个物体感到困难,可简化为3个(相反也可调整为5个)。

★ 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了》和不干胶上面的中国结等操作材料,

鼓励幼儿按规则操作。

★ 环境创设:教师可根据班级现在环境,开辟一个墙面供幼儿操作。在展板或墙面上贴有幼儿照

片(划分出个人区域),幼儿可将中国结排列在自己照片旁,以便欣赏。

活动名称:快乐的元宵节(社会)

活动目标:

1. 了解元宵节时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