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儿童心理探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父母离异儿童心理探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179347ba1aa8114531d90b

往往会事半功倍,它需要教师把爱的阳光投射到每一位学生心灵角落,才会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2、用“宽容心”呼唤学生的自信。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关注父母离异儿童的教育关键就是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而如何树立这些孩子自信呢?那就是对孩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人最缺乏的就是“教育的宽容”,常常恨铁不成钢。更有甚者,时常板着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没人管你吗?”“叫你的家长来见我!” 等等诸如此类严厉话语。不否认“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等的道理,但对于父母离异儿童,过分的严厉很可能销毁他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他们的自卑心理,致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和优等生相比,他们更吃“宽容”这一套,那我们为何不能站在孩子心理实际上去考虑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我们能用和蔼的面容、平和的心态,多对孩子说“没关系,下次注意改正就是了” “老师小时侯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样学生会觉得你既是一位知识丰富、令人尊敬、宽容的老师,又是一位关爱孩子的“妈妈”。“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在我眼里,这些“父母离异儿童”就是一块块璞玉浑金,只不过缺少雕琢而已,相信教师的宽容会使他们自律、自信、且终究会把他们雕琢成一块美玉。

3、用“耐心”博得家长的支持。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因此对父母离异儿童仅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充分的耐心,遇到困难不急噪,不厌其烦地触及

他们的心灵深处,尤其是如何博得家长的支持。

我班里有个叫刘洋的小男孩,整天衣着不整,看上去脏兮兮的,孩子的家庭作业从来不做,上课不想进课堂而喜欢在教室外溜达,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经了解,该生父母在孩子才2岁多时就离婚了,母亲无情抛下孩子再婚后杳无音信,孩子父亲怀恨在心,经常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非打即骂。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我有些心软了。于是我经常把他带到我的宿舍去,给他洗脸洗手,时常告诉他:“瞧你像个小花猫,你要讲卫生,不然小伙伴都不喜欢和你玩,知道吗?”但我知道仅凭老师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和他们的监护人充分的沟通。在家访中,我反复做工作,就这样我的“软磨硬泡”终于使该家长对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每天都会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检查儿子作业,了解儿子的思想状况。刘洋也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关爱,在学习上比以前用功多了,尽管他的学习成绩没有突飞猛进,但至少学习习惯有所改变。我深深感悟到:只要我们教师对工作有细致入微的耐心,做好家校联系,好多实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通过研究,大部分父母离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研究初期,我们发现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性格扭曲,通过疏导,他们的心理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孤僻、内向的孩子已能融入到班级体中来。自卑、易怒的孩子不再激动、自我封闭,有的还乐于表现自己。(举例)过于放纵的一部分孩子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家庭、社会的关心下,班级体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并改正自己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畸形的性格、不良的习惯,导致父母离异学生行为异常,学习成绩较差。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采取了谈心、课内外辅导、与家长配合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使绝大部分的单亲孩子行为得

到矫正。据阶段性统计,81.7%单亲学生学习成绩达到班级的平均水平,有的还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

(四)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定期学习教育理论及文献资料,不断反思,总结得失,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的研究,给自己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在研究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有《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中国家庭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异家庭子女责任教育研究》、《行为矫正》和《父离异家庭学生教育四法》等等,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对于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可行的指导作用。做好摘抄笔记,达两万余字,撰写了有关离异家庭孩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读书笔记及论文多篇。其中论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省级刊物《新课程》上发表并获二等奖、《一情激起千层浪》在《中国新西部教育》上发表、论文《让爱充满角落》、《铺洒阳光 点燃希望》分别获省级“行知杯”2009、2010年三等奖、《倾心育芳草 愿享天下绿》和《让角落绽放美丽》获市一等奖。还有多篇专题论文获区级奖获交流。 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探索的方向

1、父母离异儿童分散在各学校的年级和班级中,对相对分散,人数不多的父母离异儿童进行筛选,实施调查、访谈,进行个案研究、开展团体或个别心理辅导等实践与研究,很可能因涉及个人“隐私”,其操作复杂,给课题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一些离异家庭孩子生活环境不稳定,跟踪教育十分艰难,很容易随着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氛围影响,产生思想情趣的波动;

3、一些离异家庭孩子的监护人没有责任心,使孩子流离失所,极易被坏人所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教育有待加强。

今后探索的方向:

1、编织协同教育网络,让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监督和教育,使离异家庭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处处得到关爱,时时获得温暖。

2、继续关注孩子,并建立成长导师档案制。

课题研究即将结题,但是本人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我将继续关注父母离异儿童,并建立成长导师档案制。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我会继续行走在“关注父母离异儿童”这一特殊领域。

参考资料:

1、《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社会心理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5、魏书生《家教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