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期末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期末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1d47869e314332396893d9

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中国以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提供援助;帮助受援国走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力求投资少,收效快;提供中国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帮助受援国掌握技术;专家待遇一律平等 。 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的特点:出于反帝反殖以促进国际进步的意愿,中国从50年代中期就对民族主义国家给予经济援助。中国是根据受援国的实际需要而决定援助项目的。首先,其形式往往是签订经济合作协定,给予长期无息贷款;其次,60年代后,非洲出现更多独立国家,而非洲国家经济上常常需要更迫切的帮助;第三,根据受援国的情况,中国的技术援助项目是多种多样的;第四是中国尽了最大力量来帮助非洲国家和其他洲的国家。 6、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有哪些?你如何评价中日关系? 主要原因: 日方:

1.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这使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佐藤内阁十分被动,它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取代佐藤出任首相。他明确地说,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时机正在成熟”。田中上台后开始有意向中国沟通,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2.日本田中首相认为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如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中方:

1.中苏关系的破裂、在中苏边界产生的武装冲突、中苏紧张局势的急剧升级、美国从进入越南战争到希望摆脱越南战争、相应收缩在亚洲力量的“尼克松主义”,中美之间寻求对话到直接接触和对话;中国的外交思路明确了“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的判断。1973年2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说:在尼克松访华短短一年间,随着中美在反霸权问题上意见趋于之一,以及中日关系正常化逐步实现,中国方面对日本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实际上已经把日本视为反霸(即反苏)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很显然,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美关系解冻的结果,同时毛泽东策划着由这些国家组成的联合抗苏国际统一战线。

2.中国的对日邦交正常化,除了出于对苏联的战略考虑,另一方面还是力图利落地一刀斩断日本与台湾的关系,谋求日本确认政权的合法性,并为良好的解决台湾问题做出铺垫。这种战略确实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但是也使得在中国在谈判过程中对日本作出了诸多让步。 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日本侵略中国历史问题

该问题的核心是日本政府如何认识和对待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对此已有明确表述。中方历来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愿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两国人民世代友好。1998年江泽民访日时,日方曾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双方的冲突:日本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时有发生,修改历史教科书、小泉6次(2001年至2006年)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政治僵局。安倍是否也会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的态度:强调以史为鉴,不是为了要延续仇恨。由原来的一味强硬,开始变得更加灵活、务实。 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对日的历史问题永远是一个民族感情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有可能不会再像现在这么强烈。但是,日方在此问题上的任何玩火,都有可能引起两国关系的恶化。 (二)台湾问题

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19世纪末,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按照《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声明》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后,日在追随美国承认台蒋的同时,实际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自此,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台湾地位问题已通过邦交正常化从政治上得到解决,双方就日台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达成谅解。 中国的立场:对日台开展民间往来不持异议,但坚决反对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要求日方明确承诺台湾不包括在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息。

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程度不断加深,台日实质关系明显提升。一是台日官方互动频繁,日本利用台湾问题牵制、防范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二是台日军事关系逐步升级,但双方目前互动大多通过退役将领、低阶军官进行或以学术交流为掩护:三是台日经济关系中政治色彩日趋浓厚。

5

影响:大陆与台湾问题处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日台问题的走向。 (三)钓鱼岛问题

问题的由来:钓鱼诸岛位于中国东海海域,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以及一些礁石组成。甲午战争前,日本并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并划归冲绳县管辖。1945年8月,日本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应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单方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

中方立场:留待后人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

冲突:日方指责在该海域中国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右翼分子岛上建灯塔,驱赶在附件打鱼的台湾渔民。 影响: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东海海底被发现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钓鱼岛成为中日双方关注的焦点。(1)成为未来能源争夺的焦点;(2)成为现实战略支点争夺的焦点。

在2013年,世界的目光必定聚焦钓鱼岛。在经过了2012年的几番惊心动魄之后,中国大陆与日本,或者可以说是与美国-日本联盟在钓鱼岛主权与管辖权问题上的博弈竞争,目前已接近白热化。这其中的台湾也难脱干系。

应该说,钓鱼岛问题升级的直接肇事者是日本,还有美国的亚洲战略大背景推波助澜,而中国大陆在起先的被动反应期后奋力出手,终于为自己开拓出从被动化主动的难得契机;台湾目前依旧被动,但有关动向将至关重要。 评价:

我认为中日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因此一定要辩证的看待中日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周恩来总理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的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艰辛的一页。两千年间,日本广泛地向中国的汉唐王朝学习,中日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然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中国未愈的伤口上又狠狠的捅了一刀。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那段屈辱、备受压迫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日本能够客观的正视这段历史。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他大肆宣扬日本军国主义光环的同时重重地给了中国一拳,这是中国人民所不能认可的,导致中日关系进入僵局。日本修改教科书,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日本没有认真反省历史上对中国的侵略,甚至否认侵略、美化侵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使中日和平发展的道路变得曲折难走。日本引发领土与资源争端:日本采取强硬非法手段,企图霸占中国领土,如钓鱼岛问题,干涉中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如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一系列的恶行将中日两国再次推上了对立的巅峰,致使中日之间永远存在隔阂。如果日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战争史,始终不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想“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免谈!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对我有利无害,而与日本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技术进口来源国,中国要登上更高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在经济上与日本和平共处、共同合作。与日本发展友好关系,亦有助于我国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避免了因为与日交恶,而与美欧关系降温或被动与俄罗斯加强关系,甚至公开走上军事同盟的道路;对我国与其它国家发展关系亦有帮助。

然而,中国经济和日本的政治、军事大国化同步发展,使双方原有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能源领域,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大了与我国的竞争力度。金融领域,日本煽动美欧对我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东亚经济合作方面,争夺地区合作主导权,排挤我国。 综上,中日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日本是如何对待中国的。

7、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是什么? 背景:“一条线“战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局势和中国的利益;新时期中国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通过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战略;进入80年代后,国际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美苏对峙转入僵持、互有攻守的局面。中国作为世界战略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哪一方建立战略关系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苏联对华立场转变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产生了影响。

内容:80年代初期,在苏联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消除对中国战略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却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同时有意

6

拉开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关系,这种重大的对外政策调整,改变了过去“一条线”的战略,实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有哪些?你如何评价中美关系?

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中美在知识产权上的纠纷等。

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三十年里,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在奥巴马继任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在国际政治这个诡计多变的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显的扑朔迷离。也正是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谓人言言殊。我认为中美关系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后,在各方面关系发展日益成熟时,互相间的不信任也在增大。换句话说,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广泛问题上变得不成熟时,双方对对方长期意图的更本性不信任却在增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