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5a548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难点与关键

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都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理解销售中,相关词语的含义,建立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本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分析:根据“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生产螺母的数量应是螺钉的2倍,所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的个数×生产螺钉的人数×2=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母的个数×生产螺母的人数.据此等量关系式可列方程解答.

解:设应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生产螺钉的工人应是(22-x)名,根据题意得 2000x=2×1200×(22-x), 1000x=1200×22-1200x, 2200x=12×2200x, x=12.

22-x=22-10=12(名).

答:应该分配10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设应先安排x人工作,根据题意得:

4x8(x?2)??1. 4040去分母,得

4x?8(x?2)?40.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2x?16?40.

移项、系数化为1,得

x?2.

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 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理解并熟记下列式子: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2)

商品利润=商品利润率.

商品进价(3)打x折的售价=原售价×

x. 10对探究1提出的问题,你先大体估算盈亏,再通过准确计算检验你的判断.

分析: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这两件衣服售价多少,?进价多少,若售价大于进价,就盈利,反之就亏损.现已知这两件衣服总售价为60×2=120(元),现在要求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

这里盈利25%=

利润,亏损25%就是盈利-25%. 进价本问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利润=售价,列方程得:

x+0.25x=60 解得x=48.

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利润是-0.25y元;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是y-0.25y=60解得y=80.

两件衣服共进价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

解方程后得出的结论与你先前的估算一致吗?

点拨:不要认为一件盈利25%,一件亏损25%,结果不盈不亏,因为盈亏要看这两件的进价.例如盈利25%的一件进价为40元,那么这一件盈利40%×25%=10(元)?,?亏损25%的一件进价为80元,那么这一件亏损了80×25%=20(元),总的还是亏损10元,这就是说,亏损25%的一件进价如果比盈利25%的一件进价高,那么总的是亏损,?反之才盈利.

你知道这两件衣服哪一件进价高吗?

一件是盈利25%后,才卖60元,那么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60元低.

另一件亏损25%后,还卖60元,说明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60?元高,?由此可知亏损25%的这件进价高,所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还是亏损.

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队名 前进 东方 光明 蓝天 雄鹰 远大 卫星 钢铁 比赛场次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胜场 10 10 9 9 7 7 4 0 负场 4 4 5 5 7 7 10 14 积分 24 24 23 23 21 21 18 14 问题1: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答:这次篮球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每队都打了14场比赛.从积分表中可以知道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和积分.表格按积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篮球比赛没有平局. ……

问题2:这张表格中的数据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答: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问题3:请你说出积分规则.(既胜一场得几分?负一场得几分?)你是怎样知道这个比赛的积分规则的?

答:观察积分榜中的最后一行,可以知道负一场得1分.从表格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求

出胜一场的得分.

设胜一场得x分.那么由前进队的积分得: 10x+4=24,

解这个方程,得:x=2. 所以胜一场得2分.

问题4: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提示:胜场数或负场数不确定,可以用未知数来表示)

解: 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__________场,则胜场积分为_____,负场积分为_________,

总积分为:

2m+(14-m)=m+14.

问题5:有没有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负场总积分吗? 解: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14?x)场,

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得方程 2x-(14-x)=0. 由此得:x?14. 3结论: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三.课堂小结.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1)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设元(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①直接未知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

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3)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4)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5)解方程及检验. (6)答题.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

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